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番外(1)

作者:青溪客 阅读记录

《山青卷白云:女翻译与王维》作者:青溪客

标签:言情小说 古代言情 唐诗 古风 唐朝 正剧 历史传奇

字数403,267 阅读1,580,873 加入书架15,929 推荐票4,358

文案:

通晓波斯语的现代女学生郁妍穿越到盛唐。偶然被崔颢认作表妹后,郁妍见到她自幼倾慕的诗人王维,最终与之相恋。机缘巧合之下,她得以近距离参与数位盛唐诗人、名人的生活,在唐代收获了爱情和亲情。她亲眼看过唐代的敦煌石窟和黄鹤楼,也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战火。全文以一个熟谙波斯语和唐诗的现代女孩的视角和经历为引,书写开元、天宝年间的大唐盛世,重新呈现盛唐诗歌的魅力和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

人物设定:女主郁妍:从仰望到携手 男主王维:当时只记入山深 配角崔颢:多情的表兄 配角李适之:御史台主 宗室子弟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2-6

第1章 满城春色属群仙

“我没有听我母亲和兄弟们的话,而是按你说的来了长安。我听信你的话的那一天,肯定惹恼了神灵!我嫁猪嫁狗也比嫁你强!过去的三年里我有五次机会可以跟着商队离开,可是我付不起二十个金币的路费!我们母女已经穷困得要去终南山帮人砍柴了!”[1]

高鼻深目的粟特女人操着粟特语,声嘶力竭地怒吼着,仿佛我是她的丈夫一样。这一通书信写下来,我额间汗水涔涔,讪讪笑道:“妙泥姊姊,你既已困窘至此,写这封家书的资费,我便不收你的了……”

妙泥怒吼完毕,好整以暇地抬手整理鬓发,腕上的银镯在日光下灼灼闪耀:“阿妍,我若不说得骇人听闻,那痴人岂能前来长安与我团聚?长安这样繁华的所在,连龙首渠的水都好似淌着金子,岂不远远胜似在于阗过那苦日子?”说着将五个鸡蛋放进我面前的篮子里,扬长而去:“今日新科进士游慈恩寺,是雁塔题名的日子,你还不赶紧去瞧瞧那些郎君们呐!凭你的美貌,万一瞧中了哪个,勾勾手指便够了罢!”

我擦了擦汗,苦笑:也好,今日便提早收摊。

大雁塔离西市远得很,我搭了辆驴车,晃晃悠悠许久,才到了曲江附近。这长安的慈恩寺与大雁塔我已游览多次,每回都是为了看那人的画作与题名。大殿东廊从北第一院,有他的壁画;大雁塔第一层入门第十块青砖处,有他进士及第时的题名。[2]

我从21世纪来,却是唐人王维的粉丝。

大雁塔在慈恩寺中,由九层砖石垒成。慈恩寺本是皇家道场,是唐高宗李治为长孙皇后祈福而建,寺院精洁无比,花明柳媚,复阁重楼。寺中更有个巨大的莲池,只是此时莲花还未开放,自是只有一片烟水。慈恩寺与旁边的曲江杨柳垂地,桃杏烧春,平时就是长安仕女游赏览胜之地,寺中还有变场,常有僧人讲述变文以娱信众,称为“俗讲”。俗讲很像后世的弹词、评书,多由僧人结合佛经故事与俗世伦理,讲唱出来,颇有箴劝世人之意,又能吸引游客。

这日进士游街,来看热闹的男女更多,连这么大的道场都难免有些拥堵。我远远跟在进士们身后入塔,只见他们逐个取笔蘸墨,在墙上“开元十七年进士科”几个字后,题写自己的姓名、郡望,眉宇之间掩不住的意气风发。

唐时每年到礼部参与进士科省试的人常常多达千人之众,最终也不过取士二三十,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二三,比后世的常春藤高校招生还要严格,也难怪这些进士们如此得意了。及第之后,有烧尾宴、闻喜宴、樱桃宴,更有月灯打球、杏园探花,还有这雁塔题名。庆功活动繁多而盛大,处处彰显新科进士的尊荣。

他们自热闹他们的。我却只停在“开元九年进士科”的那几行字面前,揭起笼罩题名的碧纱,将“王维,字摩诘,太原人,年廿二”几个字细细摩挲。青砖的冰凉触感浸润手指,心头一点赤诚的火焰,亦随之而渐渐清冷了些。

我以我的愚顽与忠诚爱他,却不敢去见他。

进士们题名之后,逐层上塔,我默默跟随。越登楼梯越是狭窄,塔身越是逼仄,窗外风景却是越来越廓落壮丽。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终南山色正是葱茏青翠的时候,千里横黛,数峰出云,南面的秦岭苍苍莽莽的轮廓,北面平日只隐约看得见的大明宫,此时都在明亮日光中勾勒出清晰的姿态。

“昨日闻喜宴上的那个胡姬真是美貌,不独皮色雪白,双眼碧绿,直如瑟瑟一般,含情脉脉,也不知是平康坊哪曲的。”有个进士笑道,话语中还带着几分醉意,我不由得皱了皱眉。

“郑兄说的是安十娘罢?安十娘是教坊的人,并非平康北曲那些收了钱财,便肯轻易相顾的女郎。你须得好生敷衍,才能得到眷顾。”另一个进士笑道。

“哎,卢兄,你说,为什么把绿宝石叫做‘瑟瑟’呢?”另一个一脸学究气的进士道。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那卢姓进士摇头晃脑,“瑟瑟乃风声,只是如何变成宝石的呢?”

“许是乐器‘瑟’之叠音。”

“正是!也许是瑟上装饰宝石,渐成风气,因而便成了‘瑟瑟’。”

“只是为何要用叠音呢?”

“也许还是风声之意,形容宝石让人一见倾心,如同饮茗一般,双腋风生。”

我在21世纪时就熟习波斯语,对中古波斯语有些了解——所以学粟特语也很快,能为粟特女人写家书——听他们越说越是胡扯,忍不住道:“波斯语中,‘琉璃’发音乃是[ʃiʃeh],音近‘瑟瑟’,故而胡商向唐人贩售珠玉时,为形容宝石之光灿若琉璃,借用了‘瑟瑟’二字,与郎君适才所吟的刘桢诗句‘瑟瑟谷中风’中的‘瑟瑟’含义实无关涉。”

众人纷纷看我。

“小娘子博学!”

“如此美貌兼如此学识,莫非是五姓之女?”

“可是五姓之女出门,身边岂会不带仆从?”有人小声道。

这问题让我很尴尬。

在这个时代,人们默认,有学识的女郎必定是贵族女子。这没有错:平民女子也能与男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那是很多、很多个世纪后才有的事。我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来了唐朝之后骤然发现,知识和身份不相匹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对于帝制时代的平民女性来说,知识完全改变不了命运,我这样的,就叫做心比天高,命……呸呸,总之,我这个优等生现在只能在西市摆摊,代人写家书,写一封收五个鸡蛋,读一封收一个鸡蛋,用柳条制作简单的牙刷,在唐朝人平时使用的牙粉里加一点点薄荷,尽力模拟佳洁士薄荷牙膏——这些就已经是我作为一个穿越女的人生巅峰了。咳,不管怎么说,改良牙粉也很重要的对不对?来到唐朝,我最不适应的就是气味,毕竟,绝大多数普通人的口腔卫生都很堪忧。

“阿妍!?”忽然有人叫我,声音既惊又喜。

我一怔转头,目光正好撞上一双急切而温柔的眼眸。对方的脸上除了惊喜,还有一丝愧疚:“阿妍,你……你……你竟活着!”眼中流下泪来。

我莫名其妙,定睛看他。那人生得极为俊逸,系着软脚幞头,身着青色官袍,腰间系一条鸦青带子,益发衬得腰窄肩沉,以我刚才听到的,他仿佛是领着新科进士来题名的、前几科的探花郎之一:唐时新科进士宴席上,通常指派最为年少俊美的二人,前往曲江杏园探得最美的两支杏花,这二人便称为探花郎。

“阿妍!我的阿妹!你这一年可去了哪里……”那人不顾眼泪沾湿了衣襟,伸手便来拉我,我慌忙避开:“郎君,你怕是错认了,妾绝非令妹!”我孤身穿越来到长安,哪儿有什么亲眷。

只是,这人如何知道我单名一个妍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