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一个老男人(女穿男)(84)

作者:云九朵 阅读记录

余隐道:“这话有误呀,人与人不一样。有人情愿死也要登上那个位置,而有人却不屑一顾。”

“但是他没有退路,第一,他忍受病痛几十年,能如此坚持地活下来,说明他并不想死。”

“有一线生机,他便想抓住。”

“人有时候是需要进行取舍的,这便是他的取舍,他是可以当皇帝起兵造反替父报仇,但是成功与否却是未知数,而他死后,他的孩子就能坐稳这个位置吗?”

一切都是未知数,可偏偏三十年的寿命,并且无病无痛,这才是已知数。

余隐恍然。

把人安全送入京中,卫七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不过父母想念孩子,硬是将他留在家里住了几日。

直到二月二十,卫七才风尘扑扑的赶了回来。

顺带着给余隐带来了家书和东西。

梁家年前就回京了,梁二姑娘梁惜时,还给余妙带了许多的礼物。

而余妙这半年来,与刘大姑娘和鲁家姑娘都玩得极好,又时不时的提起梁惜时,于是四个小姑娘,一见面,便成了好朋友。

小姑娘们目前正在着手一本诗集。

据说是四人一起做的,诗篇由廖夫人过目,到时候出一本合集。

京里这些年来,有不少的闺秀也出过诗集,但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还有许多书卖不出去,只能自己拿来送人。

所以,余妙这几位小姑娘的诗集,如果能顺利出版,并且打出名头,算是填补了京里这些年来的空白。

令余隐意外的是,做为余妙目前的老板,廖夫人竟然在去年十二月十二那日,也正是余妙十七岁生辰那日,收了余妙为徒。

余隐恍然。

怪不得,余妙前面的名气值还在八十多,缺缺两个月,只因为书出版了,突然就增加到了二百三。

敢情是因为廖夫人的关系。

余老太太让余眉找铺子给余隐做了几身新衣裳。

原因是,吕东桂回京去余家送东西时,随口提了几句,那边湿气大,先生的衣裳都短了一两寸。

而且先生也瘦了,现在就跟长贵差不多胖瘦。

余老太太当即眼泪汪汪地嚎了起来。

余妙忙和小鱼儿劝了一会,才把人的眼泪劝住,余老太太立刻就让余眉去给余隐做衣裳,怕又缩水了,衣裳都放大了两寸半。

是以,余隐虽然个头比自己画的横线,又高了几分,但是这衣裳穿上却特别的合身。

余隐站在墙边量了好几次,再三确定自己没有缩水,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好不容易长得人模狗样了,他可不想再缩回去。

T_T

是以,余隐穿着新衣裳去书院讲课时。

下头的学生,再度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热议。

“余大人,这次终于有了自己的新衣服,可喜可贺……”

“有没有觉得,大人看起来又年轻了,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学者光环?”

“可能是新衣裳的原因吧,我发现,大人特别适合这种藏青色,整个人看起来挺拔如松,气质不凡,最主要的是莫名有点风度翩翩翩的少年感……”

众人:“……”

什么鬼。

刘敏对余隐有印象,虽然在二三十年前,但是当时,余隐是殿试的榜眼,会试的会元,风头无两,但是那身材,还有长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如今瞧着对面坐着,腰板挺得笔直,头发浓密,双眼明亮有神,鼻子挺拔的男子,嘴角挂着浅笑的男子,刘敏有些微微的恍神。

余隐今年四十九了啊!

可看这模样,分明只有三十来岁的。

举手投足之间,自带一种贵气,但笑起来的时候,又有读书人的矜持。

刘敏甩了下头。

对一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子评头论足,我也是够了。

余隐这次过来,除了上课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府学那边吕东桂走了,只留下刘仁一个了,虽然有仇老板帮忙。

但马上就要县试了,有许多需要照顾的学生,刘仁已经□□乏术,是以,余隐就想向刘敏借几个举人。

京里那边虽然安排了几个人过来,不过待走完手续,路上等等因素,得一个来月,到时候余隐的任命令也会跟着正式下来。

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会是唯一一个,正三品,但却只管一个郡城的人了。

所以,在任命令和新同事没来之前,余隐还是缺老师的。

刘敏好笑道:“老余啊,你问我,还不如直接去外面提一句,只怕你那府学被撑破了……”

若不是因为余隐身份摆在那里,滨海又是百废待兴万事开头的时候,那几个学生,估计还想天天蹲在余隐房前,待他临幸呢!

余隐笑道:“这不是该走的手续都得走吗?”

此话一出,连一向温和的刘敏都气得拿花生米砸他,“别得瑟,小心闪了腰!”

余隐从书院借了三名举人。

都是过两年要参加春闱的,教几个准备参加院试的学生一点问题都没有。

府学那边,已经完全整修好了,过完年,虽然城里一直在提防大家反贼的事情,然而依旧不少学生从下属的县城过来求学。

到目前为止差不多五六十个学生了。

这些学生除了有县里秀才的举荐信,还盖知县的印章,以及身份信息证明等等。

尽管程序复杂,但是来的人还是蛮多。

于是,刘仁跟余隐商量,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开始分班。

带上余隐从书院代来的三名举人,一共四位老师,且都很年轻,像刘仁也才成亲两三年,还有一位年纪大些,自家孩子也到了起蒙上学的年纪,于是直接就拎了过来。

是以,经过年龄、学识,双层分班之后,蒙学班一个,剩下的一、至五班各一个。

府学的教室被占得满满当当。

过了二月初五府学正式开课。

余隐长长舒了口气,经过几次交锋,反贼的门路算是摸清了。

老大都不干了,结果下属的一些小毛头还异想天开的想另立朝廷,经过这几次交锋,对方算是元气大伤。

余隐他们推测,对方之所以,明目张胆的卷土重来,大概是因为跟倭寇搭上了。

否则也不会潜伏这么长时间,就为了找合适的时机烧他们的战船。

这种小打小闹,只要提防起来,也不算什么事儿。

府学的事情一解决,百姓的心都是比较大的,生活一旦稳定,大家的心态又好了起来,整个城里到处欢天喜地的。

又到了春耕时节,他接下来的日子,得去地里晃晃。

二月二十八这一日,余隐和卫国公还被请去给一对新人做了证婚人。

吃过喜酒,两人坐在旁边跟乡亲们聊天,顺便问问,大家对于什么样的政策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再三叮嘱,虽然抓住了一些人,但是千万不要放松,发现什么可疑人员记得举报,但是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对方发现。

当然,如果举报错误,那也没关系……

除了这些关于反贼的,大家还聊了关于春种和秋收的事情,这边还有沙土地,大家以前都种的红薯和土豆、花生,这段时间就能开始种植了。

想问问余隐还有没有别的种植方法,能让产量再提高一些。

余隐思索了一下,把自己以前看过书上的内容给说了一下,不过他自己没种过,也不知道到底可行不可。

正说着,就见一个穿着暗红色小袄,绿色长裙,手里拿着红色帕子,看起来有点像媒婆的妇人走了过来。

刚才跟他聊天的几个乡亲,立刻笑哈哈地跑了。

余隐有点不明所以,就见媒婆福了福身,笑盈盈道:“民妇给两位大人问安。”

余隐笑道:“大妹子可有事情?”

媒婆眼波流转,欢欢喜喜道:“大人可别如此叫,真是折煞民妇了。”

余隐嘴角抽搐,还没开口,一旁的卫国公便拍着桌道:“可是要举报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