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重生在五零(126)

作者:小王胡公子 阅读记录

“后来呢?”

唐阮阮迫不及待的问道。

“后来啊。”唐德恺眼中流露出追忆的色彩,“后来也没怎么样,大过年的,人家只是训斥了我们几句就让我们回家了。”

“哦”唐阮阮又小心翼翼的捏起一块沾了点盐巴塞进嘴巴了,没有问大伯去哪里了这种话。

因为记得林红绣曾经说过,唐德恺是因为家里人全都死光了才来到沪市讨生活的。

伤心事,不必再提起。

“恺哥,街头有卖胖头鱼的,你去挑一条回来吧,过两天生个火锅吃。”

林红绣扶着肚子从外面进来说道。

“吃火锅啊。”唐德恺想了想,然后点点头,“好,我晚上出去买个铜锅回来。”

说着他便拿了钱出去买鱼。

“阿阮,不要在厨房呆了,全是烟,一会儿又搞得满身的烟味。”林红绣看到唐阮阮一块一块的吃着猪油渣开口说道,“过两日你身上的衣服还要穿出去拜年,弄脏了或者搞得一身味道还怎么穿。”

“哦。”唐阮阮点点头,然后端起盛着猪油渣的小盆走出来。

林红绣看到后无奈的笑笑。

不一会儿唐德恺就拎着一条还在挣扎的活鱼进来。

“这鱼可真大,得有五六斤了。”说着他将鱼放进盆里。

“晚些杀。”林红绣凑过去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加上前两天买的两条鱼,家里的年货会不会太多了。”

唐德恺无奈的看了她一眼,那天在街上,也是你要买,今天看到胖头鱼也是你要买,现在还来担心太多了吃不完。

唐阮阮噗嗤笑出声来:“没有关系啦,姆妈,反正现在是冬天,东西又不会放坏了。”

“我不晓得啊,还要你个小女娃给我讲。”林红绣轻轻拍了一下唐阮阮的脑袋说道。

“少吃些,等会儿吃完饭吃不下了。”

第87章 过年(二)

冬日生锅子取暖这个传统自古有之,只不过南北习俗不同。

北方以京城的涮羊肉为代表,用的碳火铜锅,铜锅中间有一个嘴儿,里面搁上正在燃烧的上好的无烟煤,客人最爱涮片羊肉,蘸料也多以芝麻酱为主。

而南方的火锅也分不同的种类,川渝一带的火锅以麻、辣为主,配合着当地产的辣椒酱,咸香麻辣。

而苏浙一带的人口味清淡,火锅也多以鱼头锅这一类的滋补汤锅为主。

但是唐家有些不一样,唐德恺与唐阮阮都噬辣,而林红绣却又不能吃辣。

于是他们只好折中,做传统的清淡的鱼头锅,唐德恺与唐阮阮单独配上麻辣的蘸料。

这时候一口铜锅价格不菲,一口好的铜锅可以传承好几代,使用上百年都不是问题。

唐德恺去了五金店,挑选了一口六七斤重的锅回来。

六七斤重的铜锅,算是比较大的,现在他家只有四口,加上林红绣肚子里的,也只有五口,显然唐德恺心里也是希望家里再多几个孩子的。

孩子是不嫌多的。

多子多福,而且现在政府也提倡多生孩子,人多力量大,人多可以干大事。

唐德恺在客厅里生气了炉子,铜锅要先烧一烧才能用。

“阿阮,一会儿你跟爸爸去古伯伯家请他来咱们家吃火锅好不好。”

唐德恺蹲在炉子边上问道。

“好啊。”唐阮阮点点头,继续帮林红绣洗菜。

今天他们准备了很多菜品。

牛肉,牛肚,鸭肉,羊肉,虾,鱼丸,鸭血豆腐,白豆腐,白菜,土豆,海带,淮山,粉丝。

老古还是住在他那个大院子里,只不过现在不是孤身一人,前段时间唐德恺特意让麻顺去乡下接了几个人来,现在都安顿在老古的院子里。

唐阮阮下了车便跑进院子,“古伯伯古伯伯,我来啦。”

一进门唐阮阮便大喊道。

虽然老古面相吓人,但是相处了几次,唐阮阮渐渐喜欢上了这个面相吓人,性格古怪的老头儿。

“阿阮来了。”

老古瘸着一条腿走到门口看到唐阮阮,脸上扯出一个笑容。

只是他笑起来脸上的那条伤疤就像活了的蜈蚣似的,更加吓人了。

住在左右厢房里的人也都从窗户或者从门帘里伸出脑袋来看,当看到来人是唐阮阮和唐德恺后,都热情的走出来。

“唐叔叔,阿阮,你们来了。”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走出来开心的说道,“我娘刚炸了丸子,我去给阿阮拿。”

“不急。”唐德恺摆摆手,问道,“在工厂做工怎么样,还适应吗?”

“适应适应,特别适应。”他用力地点头,说道,“因为我做事情认真,生产车间主任还说明年要升我做小组长呢。”

“好,不错。”唐德恺拍了拍他的肩膀,“人家赏识你这是好事情,过两日带些礼物去主任家里走动走动,要是手里的钱不凑手,去问你婶子拿。”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