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穿之我不是主角(248)

作者:三奇嘉会格 阅读记录

如今这长夜总是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不踏实,便是因她这般自私,才遭了这样的恶果吧。

一句唱词被放在嘴边反复地念, 惟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有多少忘恩负义的书生辜负了风华正茂的少女韶华,便是吟这么一句酸溜溜的诗就可将所有悔愧盖过,再从头另娶,与另一个恩恩爱爱了吧?

笑自己小人之心, 唱词却在嘴边反复了数遍, 手中是一本莺莺传,传说最近很热的一本传奇本子, 她记起这便是后世有名的元曲《西厢记》的最初雏形了,卖书的店家还说是从京城流传出来的。

她端是为了京城两个字去的,却不过又是一出现世陈世美的烂戏,看得火冒三丈,把书一扔,合上眼听外头的鞭炮声。

知道喝些酒会好过些,这些天每日到了晚间就喝酒,弄得自己如一个分手后不愿接受现实的女人,喝到醉了就躺在躺椅上睡,任火炉烧熄,等夜半被冻了醒来,却也不过是寅时的模样,于是复又烧起火炉看书,连着几日,终于把旁人口中该是喜庆团圆的春节给熬了过去。

一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齐大婶便登门道她家那位给王素素觅了个不错的铺子,位置也不错,就在杭州城中心地段,偏生租金也不算最贵,定当合王素素的意。

王素素同齐大婶去看过了铺子,甚是合意,为了感谢,还特地买了几匹绸缎给齐大婶送去了,齐大婶直道她太客气了。王素素望着这铺子,终于是又有事情忙了,也好忘却些寂寞。

而在京畿道长安城,每年春节,照例是要大宴群臣的。乾元帝经历了这些年的动乱,早也对奋发图强没了兴致,只想着平安康泰地过了,政务要事都扔给了李啸玄。

正月初一祭祀完祖先后,乾元帝突然对站在一旁的李啸玄道,“我老了,这天下,终是要交给你的。”

李啸玄没有应声,王室子孙日渐凋零,如今能承袭王位的,除了李啸玄还有其他几位宗室子弟,可论才能论功业,撇开李啸玄便没人能担起社稷大业。

何况,李啸玄是乾元帝唯一的血脉,他百年之后,定然是要将一切交给他才放心的。

李啸玄肃立一旁没有应声,望着他老迈的面容上满是历经风霜后的平静,一双锐利的眼睛里包涵着江山社稷,却不流露一点一滴的情绪。

知道他心里不愿意,乾元帝没有勉强,却道,“当年曾以为得了天下便能坐拥所爱,可到头来并非如此,人世造化,自是不由人的,全凭自己抉择吧。”

李啸玄应了一声,又听乾元帝道,“我看,那魏培的嫡女生得不错,娴雅淑德,你看如何?”

早就听说自己母亲同皇上聊起过自己的婚事,猜测必然是要走赐婚这一遭了,没了王素素,他便觉得这世间谁都可以。如果不是王素素,那么其他不过是走个人生的过场,完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与情爱也无甚关系了。

经历了这一年多时光,他也渐渐的死心了,这茫茫大唐,要把她找出来,哪怕他尊贵至此,却也是如大海捞针,除非她自己愿意见他,否则别无可能。于是他认命了,知道王素素是刻意避着自己,他只求王素素别出什么意外,平安度过一生,哪怕不是同自己过,也无妨了。

然而皇上提到的魏培毕竟是自己人,这些年对自己有恩,若娶了他的女儿,只怕辜负了,便道,“钱太傅家倒是有个嫡出的二女儿。”

乾元帝听他松口,先是有些不敢相信,待看他那副模样,倒是与当年自己失去所爱之后的认命模样并无二致,便也明白了他的心思,心里对他满是愧疚,多余的话竟也说不出口。

父子二人就这么站了许久,都不说话,身后的宗室子弟也都不敢动。良久,乾元帝叹了一声罢了,便着身边的中书舍人去草拟一道赐婚的诏书。

中书舍人看看李啸玄,见他没有反对,才敢躬身答应。

待祭祀完毕,乾元帝由一众宦官前呼后拥着回宫去了,宗室子弟也都散得差不多了,独留李啸玄一人对着天坛中的祖先牌位,静默无声。

晚上夜宴一场接着一场,整个京城便在长久的冬日寂静后重又焕发了生机,三品以上的官员们衣着锦绣,被赐宴太极宫,人头攒动,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李啸玄漠然于百千人之中独坐,仿佛一切事不关己,看着景浩然被一班新入朝的进士们拖走,灌得烂醉如泥,笑容挂在那些年轻的脸上,一副不知世事的模样。

伤心和难过都无从述说,只有手中的杜康解愁,一杯接一杯。

有些消息灵通的,听说皇上将赐婚秦郡王和钱阙的二女儿,于是不知深浅的想凑上来同大权在握的秦郡王道喜,却被他冷漠的眼神冻在了三步之外,无人敢进得那寒冷至极的冰雪圈中,倒是那钱阙志得意满,觉得自己依然位高权重,将盛宠不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