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142)

赵氏比他们又强些:“左邻右舍,真没一个要卖房的,想扩建都不成。大点儿房子,一时也找不着合适的。先分开住着,成不成?我留两个人,帮你们安顿。”

好说歹说,“留人帮忙”的前提下,大舅、小舅两家陪着赵永年夫妇住在老宅,二舅、三舅两家去另外两处,这事儿,才算定下来。

对此,程素素只有一个想法:难怪阿娘要想着贴补。

赵氏原本还准备了接风宴,这一番折腾下来,彼此精神都有些不足。然而与程玄约好了的,程玄晚饭过来,赵永年全家都打起精神来,自赵行礼往下,列队迎接。

程素素:……什么鬼?!有个皇帝女婿也不过如此了吧?

外婆确拉着她的手说:“当年我们全家赴任,路上遇到强盗,多亏了你爹打跑了了强盗呀!”

原来世道并不太平,程素素又担心起外婆家来了。

席间,赵永年谈兴上来,也介绍他在任上的生活,以宽赵氏之心。房舍也比在京城大,生活也宽裕,并没有出京受苦。程素素听他对赵氏说“你二哥和四哥也帮我管钱粮账目、翻查刑书”,顿时不知说什么好。这是父子三人齐心协力,将一个官儿做了几十年没有升职呀!

————————————————————————————————

到月上中天,程家一家人才回到自己家里,都累得够呛。赵氏心满意足,笑道:“这下可好了,咱们都有伴儿了。”

程素素捏了捏李绾的手,李绾回捏了一下。

当晚,程素素就亲自到了李绾的房里。

姑嫂二人先夸了舅舅、舅妈朴实无华,有舅妈们与赵氏说话,姑嫂俩都是放心的。不用怕赵氏被人坑。

其他的就很没办法夸了,除了“老实”。

程素素道:“别兜圈子,说实在的话。亲娘舅家,关系非比寻常,得有个章程了。”

“好。就是老实,然后……”

“先前说过,两姓旁人,不能让人家凡事都听咱们的。赵家又不是穷得吃不上饭来求咱们管,一大家子也平平安安过了几十年。咱凭什么插手呢?可今天这个样子,我也是担心的。”

李绾道:“不知道舅家有什么打算,或可先打听一下。若是人家有成算,咱们从旁搭一把手就是。若是没有,问起咱们了,咱们顺水推舟。若是不问,咱们觉得不太合适,也可婉转一些,请阿家去说?”

“大嫂有什么计较?”

李绾道:“不外男一拨、女一拨。分开了一看,也不大难。男的,读书,或做点事。女孩子……”说到这里,她也迟疑了。突然发现,家里有像程素素这样的女孩子,虽然操心的时候也心累,但总不会比赵家这些没有特色的姑娘更累了——如果你想她们过得好。

程素素道:“我还怕舅家真有个打算,可说出来却是‘让他们去住’。你说男孩子读书时,连如何延师都想好了。舅舅说读书时,恐怕连谁适合读书,都未必明白。”

李绾张张口:“慢慢,劝吧。先问?”

“让二哥去问,他是举人,又是男人,现在是他说话有份量的。”

第二天,程素素等又陪着赵氏去看赵永年。二舅、三舅两家,一大早都赶到了老宅。程素素敢打赌,这绝对不是知道赵氏要去才聚会等着的。

对舅家没有恶感,却有点哭笑不得。程素素给程珪使了一个眼色,程珪清清嗓子,说了来意:“不知道,表兄们日后有何打算?”赵家有多少家产,程家是清楚的,就算放专人去收租子、看铺子,顶多三个人也就齐活了。

赵永年道:“我看呐,还是得读书。”

程珪一噎,很想问,读书不成怎么办?如今没有做官的进项,单靠这点祖产,孙辈十几人,体面一些的婚嫁都不够!

话到嘴边,又换了个说法:“田地铺子,总要有人管的。”

赵氏心说:“账我都准备好了,就是来还账的。”说着,便交了账本钥匙,比起当初让她照看的,还有些盈余。谭氏道:“你先收着就是了。”也没有推辞。

程珪有些担心地道:“这……不大够生活罢?有什么打算,一起合计合计?”

赵永年道,:“我在任上,还有些积蓄的,你们不要担心,够一家子嚼用的。”

程珪被逼急了,问道:“没想着置产吗?”

说到这个,就有些惭愧了。赵永年做官,俸禄加上一点灰色收入(并不多,没胆子多拿,只收惯例),养一大家子,期间孙子娶亲、嫁孙女儿,又花了一些。如今剩下的,并不很多。置产吃力,吃饭倒够。

至于吃光了呢?“穷了穷过,富了富过,原本也不是大富人家,我考了个举人,家境就好起来了。这些家产,能撑到你十几个表兄弟,有一个能中举人的,也就行了。不用担心~”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