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406)

并不接这个茬儿,赵娘子遗憾得紧,也只得专心打牌。

程素素很佩服夏大娘子,无论输赢,都全心身的投入。硬是将一场交际,变成了真牌局,仿佛是四个赌徒约好了过瘾一样。

瞥见赵大娘子几乎要掩不住的神色,程素素扔出一张牌,故作不经意地道:“买些粮吧。”

夏大娘子:“啊?粮?”

王经娘子也关切地问:“怎么讲?”

“去年冬天只下了那一场雪。”程素素又摸了一张牌,替掉了手里一张不用的。

夏大娘子反应快:“那来年收成就……”

“噤声!”王经娘子低声喝道,“这话说出去,要乱了人心的。”

夏大娘子掩住了口,赵娘子眼睛一亮:“粮价要涨?”

王经娘子低声道:“我家那个,近来也愁。使君上书,请朝堂诸公防灾,他也跟着担心,还只写信打听来着。他有个旧时读书的友人,在钦天监,也不敢保今年是丰年。可是倒卖粮食这……”

赵娘子道:“别太高价就行了,也是救人活命行善积德了。”

王经娘子道:“我们家在南边儿倒是有相熟的,不过,此地不大爱吃米饭吧?”

赵娘子笑了:“有得吃还挑什么挑?”

夏大娘子惋惜地道:“我那家底子,怕办不了这个事儿了。”

程素素道:“我带你一股。”

这是她早就筹划好了的,遇到荒年,粮价大涨,该朝廷平粜,平抑米价。邬州的府库并不算充盈,还要担心夏偏将那里的物资问题,向朝廷申请也是可以的,一来一往的时间差就很要命了,邬州必须多积蓄粮草物资,能应付最初的消耗才行。不如煽动一下大家都来屯米,用市场来决定嘛。大粮商想要抬价,眼看人饿死?行,我来平价卖!

况且,从谢麟与江先生掌握的情况来看,周围的州府情况比邬州还要糟糕一些。江先生已经计划好了,过了正月就让高据跟着他姐姐高英的商队往四周走一圈,回来汇报实际调查的结果。今年,至关重要,如果收成依旧不好,就真的要出事了。至少也是要多出些流民来。

无论如何,都不能叫他们拖累了邬州。

谢麟顺利的话,在这里还要呆一年,不顺利,再呆上一任也是正常。谁能保证接下来的四年时风平浪静呢?就得作最坏的打算。

没有灾也不怕,每年都有青黄不接的时候,早点出手,也有得赚。赚不多也不要紧,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才搞这个的。

几人约定好了做这买卖,赵娘子也很想入程素素这一伙,无他,程素素拉上了夏大娘子,夏大娘子背后的夏偏将,手上多少人力可以使?地方上管不到兵营里的事,行事比她们几个自己去办,还要方便哩。

程素素不动声色地将各人的神情都收到眼底。

作者有话要说:

谢先生:我跟你缩,除了亲自生孩子,我什么都是满分。

江先生:别吹了,还不是跟我一起挤车赶路?你倒是骑马呀?

谢先生:你这样是要扣工钱的。

第140章 麻烦重重

正月里, 程素素与人打牌,商定了做粮食的生意,实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她手下的高英虽嫩, 投到谢麟门下的王瑱却是经商的一把好手。没了傻货侄子拖后腿,自家官司又平了, 王瑱已平了侄子带来的亏空,生意又更做大了几分。他比高英有经验得多, 为人处事也更沉稳,见识也更广些。

他在谢麟手下混日子,大事上头也不曾有隐瞒, 问什么讲什么。据他的消息,做了十几、几十年买卖的商人,早就嗅出粮食上的钱味。自去年秋末,就不断有人进粮了。王瑱也进了大量的米麦豆粟, 他的买卖里,有谢麟的份子, 这些程素素都知道——最后关账, 都是关到程素素手上的。

照王瑱的估计,邬州目前的进货量, 够支撑这一次了。最好的低买时期是去年秋收之后, 今春再买,就买不着最低价了。因此,他建议程素素,哪怕做粮食生意, 也不要在这个时候进大宗,因为很不划算。

但是王瑱并不知道关于周边州府,以及弥勒教的可怕预测。这样的进货量就肯定不够了!所以程素素才做了这样的决定。去年秋天她已经让高英进了一批粮食屯着了,今冬只有一场雪,还是再进些更放心。

并且,依旧王瑱的进货方式,也调整了自己的做法。

她是没有真正被生活折磨过的人,前世饮食习惯、今世生活条件,都令她以为吃饭就是精米白面,粗粮都是调剂。却忽略了精米白面在这个时候可不是大部分人能吃得起的东西。听王瑱随口说的他的生意经,程素素才急忙作了临时的改动,加入了些产量高,但是口感并不好的粮食。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