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442)

渡河之后便指挥围攻释空,将释空后路给抄了,释空逃蹿了,圆信却被齐王给捉住了,一同被捉拿的还有悬赏上排第九、第十的两个匪徒,他们是释空留下来保护圆信的。至此,释空手中还余两城,自据其一,悬赏上排第四的弟子圆能与几位师弟据其一,互为犄角。

齐王人马冒雨奔袭,也需休整,即转往邬州,与迟幸等合兵一处,建幕府于邬州,指挥围困释空。

对程素素而言,这是个好消息了。更好的消息是,王经、邹县令等人安全返回了。再次相见,感慨万千,王经等人安顿好百姓之后也往邬州城打探消息,见到教匪急忙往邻近州县求援,也确如江先生所言,官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不敢听风就是雨,果真是耽搁了。

王、邹等人回城的时候,护城河里的尸首也清了,墙头上的钩子也撤了,引清水洗净,还洒了些药粉驱疫,除了城砖比走时旧了一些,好些人戴了孝,邬州城竟没显得有太大的不同。一场恶战,除了郊外多出来的坟包,痕迹竟消失得那么快。

王经见状很轻松,心道,看来损失不大,她们没受什么大惊吓。他第一没有先回家而是看望同年的妹妹,对程素素道:“你还好好的,我也就放心啦,不然就没脸见道灵啦。哎,那件东西,还给我吧。”

“稀罕么?”程素素也笑,“我的刀比这个好使多啦。”

“刀什么刀?使刀做什么?小娘子,娇俏可爱是好的,平日里还是要斯文些的。厨刀都不要动,又不是没有厨娘,切着手就不好啦。”

两人谈笑风生,王经一派长兄气度,江先生心道:你对凶残一无所知。

两人又说到谢麟等等,程素素说了夏偏将的事情,头是找着了,身体却再也难寻,只好拿木头刻了一个身体,与脑袋一同装在棺材里。棺材里张进士给自己准备的,现在也贡献了出来。

王经正色道:“这是要上表讲明的,不能叫他死后还背污名。还是你来写个本章,你本人在城里嘛,亲眼所见的。写好了,咱们再补一补其余等事,凑在一起发往京师。哎,要是谢使君在就好啦,他来写个本章最好。不知道他被扣在齐王那里,邬州却被围,会不会有人借机攻讦于他。”

程素素道:“冤有头债有主,谁敢这么做,我给他画张地图,标好了齐王府。”

王经也笑了。他也担心,教匪围城的时候,他也是不在的。虽说做的是正确的事,但是将邬州城给闪出来是真的。但愿不要问责。也由衷地盼望谢麟早点回来,好一起商量一个对策。

程素素想的却是,王经回来了,外面迟幸可以交给他来应付了,对王经也客气极了。王经正因自己没赶上这一场战事而忧心,当仁不让地卷起袖子接过了与迟幸打交道的担子。

程素素窝回书房里,开始写王经说的本章,一点一点着重突出夏偏将等人。写的时候自己都被感动得哭了,写完之后却又忐忑,不知道这样写合适不合适,这干系到夏偏将的身后名,且牵到邬州的官员们。她愈发盼望着谢麟能早些回来,来给她润色这本章,也好与江先生、王经等人商议上书,别叫人给坑了。

——————————————————————————————

在程素素的本章写好的第三天,谢麟就回来了。

齐王上书朝廷说他将人家一地主官给扣下来收拾烂摊子,政事堂远隔千里也咬不着他,只能含恨认了。皇帝原就有意叫谢麟做个安抚使,见他做得还可以,顺势便授了他这个官,派出使者与赴任的州县亲民官一道跑过去。谢麟摇身一变,品级又往上蹿了一蹿,连带着程素素也跟着他变成了正四品的命妇。这个品级,是许多官员终其一生也摸不着的“高官”了。

自然也不乏认为谢麟不务正业的,有陆见琛拦着,凡说谢麟,他就将齐王一道捎上来,这块挡箭牌万分好用,临机专断之权是皇帝给齐王的,最后总能扯到皇帝身上,此事便不了了之了。

此时,京里还不知道邬州发生的事情。王经担忧的问责也无人提及,最终朝廷如何定论,要看齐王最后的上疏怎么写。

这些,都是谢麟与王经见面之后匆忙说的。谢麟心里的火都要烧到头顶了,还要作出温润君子的模样来安抚王经:“我既无事,你们当然是有功无过的。谁要多嘴多舌,自我与他们打官司。”

送走了王经、邹县令等人,谢麟问看雨:“娘子呢?”

江先生仿佛一个告密的奸臣,抢先上来:“东翁,且慢一步请娘子。东翁可知,城外那驻的是谁吗?”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