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455)

齐王反问道:“看来你是有主意了,你说呢?”

谢麟道:“臣的意思,灾民里择青壮招募成军。只作应急之用,长则一、两年,短则到明年春耕。他们对教匪有着切肤之痛,必然警醒,有粮饷又能养家糊口朝廷还能省些赈灾的粮米,也先不用急着再调兵来镇守。”

齐王道:“青壮剩下的不多了吧?”

谢麟道:“也不算很少了,夏末将至,补种等等也来不及了,青壮闲着也是闲着。待释空伏诛之后,朝廷缓出手来布置防务,再放他们解甲归田,还能种一季冬麦试试。”

“拘起来,免得饿肚子惹事?”

“是。”

齐王笑道:“可。”

“招募之事臣做得,整军之事,臣未曾识得,还要请殿下做主。”

齐王看他还算顺眼,明知道这是借自己的势,也还是答应了。此时释空未除,确乎不能再出乱子。谢麟既有办法,齐王乐见其成。

谢鸾初次为官,也是有心做点实事,央了王经带他们去看了一回灾民,正愁着要如何安置。临行前也被恶补了许多常识,晓得朝廷再赈济也是有限,搜肠刮肚在想办法,谢麟出手就将不安定因素给摘了。也不得不服,乖乖跟着谢麟北上。

北上之前,自是王经等人设宴送别,这一回只叙别情,不提公事。饮宴结束之后的悄悄见面才是正题,王经丝毫不见醉态地出现在了府衙的书房里,向谢麟请教,也是向谢麟表态:“但有驱策,无不从命。”

谢麟郑重地说:“同殿为臣,戮力同心而已。”

之后王经才提了一个要求:“还请赐一名帖。”这就是比较私人的要求了,王经有意与谢麟结好,但是因为自己处低位,故而请要谢麟的名帖,日后有事可持名帖见谢麟。

谢麟也痛快地取了一张名帖给他,王经想了一想,道:“还要一张娘子的名帖。”王先生自从知道程素素的事迹之后,就明白程素素这个“主母”能做主的绝不会只有内宅事务而已,她对谢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既讨了谢麟的名帖,便要再来个双保险。

程素素愕然:“我的?要我的名帖有什么用呢?”也就是女眷之前往来罢了。

谢麟想了一想,从王经手里抽出名帖,打开来摊在书案上,自执了笔与程素素:“你来署名。”

王经眉头一松:“不错,不错,这样好极了。”

程素素只得执笔在谢麟名字旁边写了道衍二字。

王经心满意足,笑吟吟地揣着名帖要走,程素素道:“且慢!”

“做、做甚?”

“拿了我们的名帖,你的呢?”

王经一笑,他早准备好了,郑重地递了过去。依附谢麟?并没有想好。不过他勉强算是谢麟“举荐”到邬州的,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谢麟的印记,与之交好也是必然的。反正不会有坏处。

次日,谢麟便动身启程,督促灾民返乡。他自己骑马,谢鸾等也不敢再乘车,都乘马观望,学着他怎么与灾民打交道。即使是堂弟谢鸾,渡河之后也不可能有时间总在谢麟面前跟着,由他手把手教,要抓紧机会,能讨教多少是多少。出仕便遇到这样的大阵仗,能学到许多东西,也是真的累,更有不少可能会出错的地方,谢鸾的神经绷得紧紧的。

与他们相比,程素素就安稳多了,车里坐着,累了还能小憩片刻。看似悠闲,实则在想:接下来我要做什么呢?

第156章 路上很忙

此番赴任与上回前往邬州不同, 沿途没有细吹细打的迎来送往, 却有紧紧张张的安排布置。主事官员都在,程素素的重心就是照顾好谢麟的生活——至少表面上看是这样的。

谢麟比在邬州还要忙,除了二位已有经验的中年官员, 其余四个都是没有任何亲民经验的菜鸟。来的时候,这四个人也是有些准备的, 譬如提前了解了一下行将就任的州县的情况。凡户籍、田籍等, 除了州县有备案,在京中也有存档,客观条件的原因,京城的存档多是五年、十年更新一次, 资料略陈旧, 有总比没有强。

带了一肚皮这样的知识, 到了谢麟面前就被打击了:“教匪横行,人口锐减,人口一旦少了, 田地就要有抛荒, 不管你们先前都做了什么功课,皆不能做数了。若是还以先前的人口、田亩数为准, 是要出岔子的。”

谢鸾涎着脸问:“那要怎么办哩?”

谢麟板起脸来:“你就没个想法?”家里也给聘了位先生相帮的吧?

谢鸾嘿嘿一笑:“我……呃,下官是有准备的,可刚才您说都不能做数了。嘿嘿……那个,请您示下。”

谢麟对三房、四房的堂弟是宽容的,叹道:“我这里有一些文档, 都是新近做的,你们按地方找了自己的州县,先看一看。笑什么?!只许看,我也只有这一份。但不能以此为基准征税征徭役,到任后还要重新拟定籍簿,这个我已经上书了,等政事堂批下来咱们就办。”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