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485)

旁人听到“史先生”,容易就想到是昔年老师,再进一步就是与李丞相的渊源。程犀却与旁人不同,他从程珪的话里听到了“幺妹”,嗯,还是要上天!

看看弟弟天真无辜的样子,程犀也只有苦笑了:“既授了官,就认真做。”看来要将见妹妹的行程再往前提上一提了。

天真憨厚的弟弟十分听话地点头:“是。自己的事自己知道,我读书做事上的天份都不及人,中人之姿便不去妄想天降气运,也不妄图旁逸斜出一步登天,只勤勤恳恳做事,出格的一步不走,得一勤勉便罢。”

李绾心里先谢天谢地了,程素素觉得程家这成材率低了,李绾却不这么想。一个家族想要起来,人材是关键,事实上还有另外一个要点——拖后腿的绝对不能多,最好不要有,宁愿要平庸一点的,也别弄点眼高手低的货色。程珪与起程犀这些人尖子当然是比不了,官场算中平,比起普通人已经算不错了,而且知道轻重。

程犀面上却不显出鼓励赞许,只说:“先做着。”

“哎。”程珪向来以大哥的吩咐为准的。

程犀又问了京中的情势,程珪有些迟疑地看了李绾一眼,又低声说:“大哥看邸报也该知道了,妹夫上了一本……”他也不比别人多知道什么,自己心里或许有些猜测,但是谢麟上完本之后又什么都没做。

程犀问道:“还有呢?”

“没、没了。”

程犀心道,你官儿也授了,该说亲了吧?不过倒不急在今日了,待回家之后与父母谈过,再问问师兄,最后做决定吧。

————————————————————————————————

程犀回京又与谢麟不同,谢麟是领着差使出去回来要先陛见才能回家,程犀却是按时回京接受考核,可以直接回家。第二天,弟兄俩便一同回到家中。自程玄往下,道一也携妻回来。

走到巷口便见有程家的家丁在张望了,看到他来,小个子的僮仆先激动地叫一声“大郎”,扭头就跑回家里:“大郎回来啦!”

门内扰动起来,一个传一个,片刻间上上下下就都知道了。赵氏在堂上都有些坐不住了,对程羽道:“你也去看看!”程羽巴不得这一声,撒跑就往外跑,大门口遇到程犀,激动地叫一声:“大哥!”险些将程犀一路拽到上房。

不多时,一家人便在堂上聚齐了,先是行礼。赵氏看到孙子眼睛就挪不开了,儿子且要往后放上一放,程玄没她那么矜持,一抬足、一伸手,桃符便到了他的膝上,祖孙俩玩了起来:“有事你们商量着办吧。”

还是李绾那句话,不惹事就好,哪怕他不干什么实事。

也没有什么急事需要现在就定下来,赵氏说儿子媳妇辛苦,问孙子身体学问。程犀、李绾问家里好,等等。赵氏又带些欣慰得意地说:“素素如今也能让我放心啦!二郎也选了官儿,就差一个娘子了。三郎还小,再教教他,定定性子,也就差不多啦。”

就这几个,差得还多呢。

程犀也顺着她说:“是。我这几天拜见过岳父、老师,就与幺妹、妹夫见一见面。”

赵氏见到长子就见到了主心骨,程犀说什么她就应什么,道:“都依你!哎,你们屋子也洒扫过了,快些安置了。哎,官人!你将桃符顶在头上做什么?!”

吃了团圆酒,几年的离别都在微醺中消散了。

程犀回家之后事情不少,他做起来却不紧不慢,很有章法。先是将家中上下再安排一回,次日去见岳父。李丞相对这个女婿是再满意不过了,萧夫人与李六夫妇干脆将程犀留在府里住了三天。朝上的事情,李丞相只说了一句:“不必急。老古当年的事情,圣上记恨得很。至如什么后起之秀,你起了这些年,如今也不过是个知府。”

程犀低笑一声:“是。”

程犀还在李府里住着,便出门拜见了取中他的座师,又为程珪去向史垣道谢。二人都喜他端方君子,却又不目下无尘、故作清高,且不会卖弄聪明。座师更是懊悔:“当年居然没抢过李相公。”

史垣并不居功,只说不是大事,且他素喜程珪安守本份。又说程犀:“吏部再挑剔,也挑剔不出你的错处来。他们尚书那里,你也不必像那些跑官儿的那样巴结,反倒失了气度。”

程犀低声道:“拜见前辈,也是应该的。且舍弟之事是先生的情面,晚辈也不能装作不明事理,倒叫卢尚书说先生看走了眼,取中了不会待人接物的呆子。”

史垣大笑:“道清(程珪)少了份机灵,道衍又少了些沉肃,还是你好。”继而又说:“六郎也不容易,多照看些吧。”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