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66)

可吴太后不这样想!

生一个哪里够?!皇帝后宫十数位,生了八个皇子、十个公主,活到最后也只有太子一个男孩儿,并四位公主而已。齐王可就一儿一女呀!你自己不生了,还不让齐王跟别人生,这是安的什么心?

每逢齐王世子有个头疼脑热,吴太后就担心得好像儿子要绝后一样。开始想抱到宫里自己养,可新妃想儿子,齐王就能连夜过来接儿子回府。闹得吴太后养孙子也养不下去了。

一开始是骂赵氏等人“没用,连自己男人都拢不住”,然而这些人都是选的老实人,且已发遣回家,渐渐的,吴太后也忘了她们。儿子,骂两句就算了,吴太后心里,自己儿子是最好的,如果有不好,也是别人的错!最错就是那个小妖精!

可齐王护着,甚至不惜翻脸。吴太后也只能忍了,平常能不见这儿媳妇,就不见,也不召进宫里来说话。吴太后活到现在,风雨坎坷都过去了,自打做了太后,只此一件不如意的事,越发印象深刻。日日念叨,花开了,骂两句,叶落了,再骂两句。想起来就挑剔。见着谁家孩子多,就想起齐王就一个儿子,见谁家孩子少,又想起齐王就一个儿子。

这些事情,程素素与赵氏都不知道,还在陪吴太后说笑,主要吴太后与程素素说话,赵氏挨一边儿听着。有人听,吴太后谈兴更浓,又不好明着说儿媳妇不好,就开始指桑骂槐。

这样高深的话,赵氏哪里听得懂?安静陪坐。程素素能知道吴太后在挑剔人,不久之后,猜到在说齐王,她便也不好接话了。此事,太后骂得、邺阳大长公主骂得,她们却提不得。

吴太后遇到个生人,过足了嘴瘾,口干舌燥,喝茶的空档,又想起一事来,问程素素:“你哥哥们,是不是都跟着来啦?在前头吗?”

程素素点点头:“是,说是在德庆宫。”

吴太后对袁皇后道:“咱们去问问,能让咱们看看不?你想不想看看呀?”

袁皇后欠身道:“娘娘想见,咱们也沾光,我这就打发人去问圣上。”

皇帝很快就亲自来了。

————————————————————————————————

皇帝对整件事情,充满了好奇。

其实,当年他为儿子发愁,不是生不出,是养不大。总养不大,就再纳几个充实后宫。当时余真人为他合了合八字,最后选了十个八字好的。吴太后心疼小儿子,向皇帝讨了几个给齐王。皇帝大方,顺手一划,分了四个给弟弟。好巧不巧,赵氏就在这四个之列。

这件事,远在公布采选女子归属之前,知道的人一个巴掌数得过来。

单是一个程节昭雪,他也不放在心上,单是一个赵氏改嫁,他也不放在心上。赵氏改嫁了程节的儿子,还生了一个年纪轻轻就考中进士的儿子。这就有点意思了。

程节救过的紫阳真人,为他抚养遗孤,皇帝也就在口上感慨一下紫阳真人的人品好。程节判过归属的李福遇做了丞相,再为程节平反,皇帝顶多再感慨一下。可李福遇又招了程犀做女婿,招婿的时候还不知道程犀的来历,这就更奇了。

全凑到一起,得有多少巧合?

所以,皇帝下令程家全家上京,给他们赐宅。反正,程节原籍就是京城,顺手的事儿。

程家到京之后,皇帝事多,一时又将此事忘到脑后。今天再见到程犀,又想起来了,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一出。

纯粹是想看看人,满足一下自己的突然兴起而已。召见的地方也是在偏殿,皇帝本身没将这当成件正事来办。皇帝对赵氏也不感兴趣,当年就是为了要生儿子才充实的后宫,半分感情也是没有的。赵氏还没进宫,就被吴太后讨去给了齐王,没有跟皇帝相处过,半点纠葛都谈不上。

不过看到程玄儿子多,他的心里还是小有嫉妒的。

这种情绪,在见到程玄之后,变得怪异了起来——你要娶媳妇儿,我给你赐美女啊!你娶我弟弟发遣的妾干嘛?!干嘛?!不觉得该配更好的吗?紫阳真人是怎么想的?

双手撑在御案上,探着身子直往前看的皇帝十分不开心。

李巽说得没错,紫阳真人要早将这小弟子带到京城,大约别人是争不过的。

皇帝对赵氏,真是半点印象也没有了。但是有一条他是知道的,齐王这几个妾,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想一想,真觉得委屈了程玄这张脸呢。

虽然吴太后骂来骂去,皇帝心里,弟弟这事儿办得,不算太出格。现在他只恨弟弟没将赵氏留下来,弄得他现在这样遗憾。

程玄走近,皇帝直勾勾地看着他行礼,有没有合规矩皇帝也不计较了。将座位赐在了自己手边,就开始嘘寒问暖。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