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703)

樱桃道:“要是咱们学士能掌两府就好了,怎么也能弄到个名目出来。”

“两府?”程素素笑了,“两府哪有空缺?”算谢麟的年纪,怎么也要五到十年,才会被普遍的认为“有资历”去执掌两府,在那之前,他先能跳出鸿胪再上一级吧!

两人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高层这么快就空出了位置来——先是,新年二月里,燕丞相病故,接着三月间王丞相病故,这个王丞相不是由枢密使转过来的那位,是早在政事堂的那一位。

一连去了两个丞相,朝廷上下顿时风云激荡了起来。谁能升上来呢?人人眼巴巴地瞅着。尤其五十来岁那一拨,都觉得机会来了,李丞相为相很久了,年纪也不小了,叶宁、活着的那位王丞相,也都不年轻了。哪个“年轻人”进了政事堂,熬,也能熬成个朝会排头兵了。

程素素当然希望是史垣能做丞相了,论公,史垣能力也是有的,功劳也是有的,在计相位置上做了这些年,也没有出错。论私,那就更希望他能如愿了。兴许,这就是史垣的机会了。

不想两位丞相的丧事接连办完,就在程素素考虑着老师的资历,又下令搜集老师有力竞争对手的黑材料的时候——史垣过世了。

程素素懵了:“什么?”

看到她的样子,谢麟强忍着没把实情说出来,史垣是一口气提不上来,一头睡死过去的。皇帝是个明白人,史垣能看到的,他也能看到,以为史垣做计相是合格的,但是要做到丞相,史垣是有不足的,政事堂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掌舵人才行,史垣做丞相差了火候。

“爵以赏功,职以授能。”这是李丞相将史垣的名字报给皇帝的时候,皇帝的原话。尤其是丞相这个位置,不能因为人情,又或者看谁有苦功就拿这个位置当谢礼,这是不行的。至少在皇帝这里,不行。连李丞相也得了一个小小的难看。

李丞相倒也有话讲:“在‘年轻人’里,没见到做事比他出色的呀。政事堂并非一言堂,几个各有所长的人互相合作弥补,也是可以的嘛。”

皇帝摇了摇头:“如此,他做着计相就行,何必再做丞相呢?”

此议未经正式成文,就在师生的一席恳谈里被驳回了。

第244章 左右为难

很早之前, 程素素就与史垣有过一次长谈, 当时史垣就对自己的仕途有了一个很清醒的认识, 认为自己做丞相还是很勉强的,竞争不上也是正常。是以程素素压根儿就没往别处去想, 只是很伤感史垣去世得太早。

去史家吊唁是必须的,史家也是人头攒动,却到底不如当年李府的场面了。史垣是京城人氏,亲朋故旧很多,倒也不显得冷场。到得史府, 程素素先去安慰师母。史夫人一脸的忧色:“你说这人好好的,怎么就没了呢?”

程素素也跟着点头。史垣是李丞相的学生,老师如今还在政事堂里奋斗着, 反正程素素是没想过史垣会这么早去世的。

与史夫人抱头痛哭一阵儿, 史夫人好容易止住了哭,又担心上了:“这一家大小以后可怎么办呢?”

一旁的孙子史大郎有些尴尬地劝道:“阿婆, 还有我们呢。”他已开始做了个小官,当然明白祖母这话的意思了。史家虽是京城土著, 然而族中并无什么高官, 靠的还是史垣。如今一座大山倒下去了, 史家是断然无法维持昔日的生活的了。比起普通人或者是普通小官,当然是要好, 想要如往昔风光, 是怎么也不可能的了。史夫人随丈夫一路走到了如今, 却要独自承受这样的落差, 也确实很难为她了。

程素素知道史夫人的意思,未必就是说给她听的,只是此时史夫人的心情就是如此罢了。因而也低声劝慰道:“有这么有担当的孙儿,何必担心以后呢?眼下且用心将老师的后事办好,叫人看着这家里还有人,还能撑得住。以后的事情,总要将这件事情办完再谈。”

史夫人也很快悟过来,丈夫真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哭诉这个事儿,确显底气不足:“是啊,靠他们了。”

史家人手也多,史垣的品级放在那里,有司亦派员协助,这场丧事最终办得有模有样。史垣走得突然,有程素素跟着盯了全程,偶有史家不及之处,她都给补上了。

待办完了丧事,程素素还有些回不过神来。若是史垣缠绵病榻许多年,又或者年事已高,她倒能哭得出来了,此时却是真的伤心发不出来,对史垣的死亡这件事情,并没有直观的感受。

送殡回到自己家里,洗沐更衣,换上了一身淡雅的常服,一旁樱桃将脱下的素服收叠起来拿去洗。看到白色的衣服一点一点被折成规整的形状,程素素突然难过了起来:“他是真的走了啊……”

上一篇:江湖遍地是土豪 下一篇:伴君

我想吃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