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180)

听得他最后一句话,张居正面色稍霁,道:“殿下能从小书看到大道理,这很好,还望万事以百姓为念,切忌骄躁。”

朱翊钧见张居正顺着自己的台阶下,便也道:“谨遵张师傅教导。”

二人又说了会儿话,张居正说还要去一趟内阁,起身告辞。

他步出东宫,见冯保迎面走来,彼此都笑着打了招呼,待擦身走近时,张居正才压低了声音问:“殿下平日里可是常与赵肃书信往来?”

冯保点点头道:“殿下素来对赵大人异常亲厚。”

他如今是东厂提督太监,又兼管东宫大小诸事,位高权重,已经不是昔日在裕王府战战兢兢的小公公了。

张居正微微拧眉:“殿下可曾透露过召赵肃回来的意思?”

冯保诧异:“这倒不曾听说,大人何出此言?”

张居正略一思忖:“以后凡是赵肃写来给殿下的信,你都先拆阅一遍,把内容告诉我。”

冯保有点踌躇:“这,不大好吧,殿下毕竟是太子……”

张居正沉声道:“如今陛下沉疴,以他的性子,必然会托付高拱大事,高拱强势,赵肃又是他的学生,一旦回来,师徒两人联手,还有我们的位置吗!”

冯保毕竟不同于一般内宦,他只想了片刻,便明白其中利害:“我知道了。”

赵肃喜得麟儿,虽然嘴上不说,面上也不表露,心里却委实对两个小娃娃疼到骨子里去,陈蕙一直卧床不起,更不可能照顾孩子,赵肃索性让人把两个娃娃的屋子整理了一下,自己把公文搬到那里批阅,有时候抬起头,看到两张呼呼大睡的小脸,再多的疲惫也缓解不少。

赵吉端着点心进来,就瞧见赵肃托腮对着两个婴儿发呆,简直与平日里精明稳重的模样判若两人,便笑嘻嘻道:“大人现在是有子万事足,连公务都得放一边。”

赵肃回过神,伸了个懒腰:“你也去生个试试,到时候你就顾不上笑话别人了。”

赵吉愁眉苦脸:“小的倒是想啊,可惜没人愿意嫁给我。”

赵肃哈哈一笑:“我看连翘倒是对你很有意思么,你怎么就不提了?”

“那个恶婆娘,还是算了……”赵吉打了个寒噤,又好奇道:“少爷,两位小少爷可还没起名字呢,怎么也得先起个小名吧。”

他一直忙得脚不沾地,倒忘了这茬,赵肃失笑:“嗯,是该起了。”

赵吉出馊主意:“乡下都有习俗,小名要起得越贱,才越好养活,不如就叫狗娃和狗蛋吧。”

赵肃横了他一眼,哂笑:“我不信这一套。”

他蓦地想起朱翊钧幼时那白嫩嫩如包子一样的小脸,福至心灵,眉头舒展,笑眯眯道:“就叫馒头和汤圆吧。”

啊?赵吉张大了嘴。

少爷这是饿疯了吗?

第76章

隆庆六年的夏天注定无法平静。

入了五月下旬,隆庆帝病情越发沉重,宫中太医院的御医们进进出出,皇帝寝殿几乎每天都人来人往,除了贴身服侍的宫女太监之外,还有前来探视的后宫嫔妃,比平日里还要热闹几分,只是这热闹里面,却透着一丝不祥。

内侍都被遣退了,偌大的宫殿,只余下二人,一个躺着,一个坐着。

朱翊钧看着自己老爹露在锦被外的枯瘦双手,只觉得无比心酸。

还记得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形,是在五六年前,先帝驾崩的时候,许多人围在这里,对着先帝哭嚎,当时他还小,对生老病死没有太大的概念,听到周围的哭声,甚至还觉得有点害怕,幸好赵肃也在旁边,轻轻抓住他的手。

但是现在,没有赵肃了。

先帝毕生追求长生不老,可到头来也要老死病床,皇帝再尊贵,不过也和寻常人一样,而现在,连父皇也要走到这一步了吗?

三十六岁的年纪,本该风华正茂,连外头那些大臣,随便拎出一个来,岁数也比躺在病床上的皇帝大,可他却因纵情声色,沉溺过度,甚至服食虎狼之药,导致身体亏损,最终一病不起。

外臣提起这位皇帝的私生活,都要叹息唏嘘几声,伴随着不赞同甚至暗含嘲笑的眼光,但朱翊钧却并不以为羞耻,他认为以皇帝来说,他的父亲已经算称职了,虚心纳谏,从不因言降罪,对于底下的人,也都是无条件信任,因此才有了与嘉靖朝截然不同的平和气象,虽然父亲未必有先帝的一半聪明,可因此却也给了臣下最大的发挥空间。

这样的皇帝,难道不是臣子们梦寐以求的吗?

朱翊钧暗自冷笑一声,只不过有许多人,总喜欢以明君的标准来衡量一个皇帝,达不到他们想要的标准,就不是明主,却也不想想,难道他们自己就能做到清白无垢?

上一篇:春暖香浓 下一篇:千秋

梦溪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