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116)


“太祖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朕知道太祖想说什么。”
一听他这么说,李思安就觉得有些不妙,正要制止,安平帝就又道:“朕这江山……”
“你们都先出去!”
李思安从椅子上站起,叱道,在皇帝面前这可以说是大不敬了,但他做了二十年的顾命大臣,现在还是手握大权的宰相,那些宫女太监自然不敢跳起来斥责他,见安平帝好像也没有反对的意思,就行了礼,退了出去,直到最后一个人退出,李思安才又道:“陛下,这样的话不是您该说的,就算您……想想先帝……您说这话……这要传出去,若是有个动乱,您、您……”
安平帝看着他:“朕大婚十五年了,皇后一无所出,这些年,宫中还一直在选秀,前两年终于有个贵人怀了胎,却也没能保住,这不是报应是什么?”
他举出这样的例子,李思安也不好说什么,过了片刻只有道:“陛下,您正当盛年,这些年太医院……”
“太医院若有用,也不用这些年了。”
“陛下千金之躯,自然……”
“朕想着,朕没做错什么,先帝也仁厚,但朕的这一支,却是从头就错了,李公,帮朕找太祖的后代吧。”

第62章

御书房内,光线很好,虽然已进入七月,但秋老虎的威力却还是猛烈,不过在这个房间中,却不会感觉到多少热气,墙角处的几个冰盆,将这个房间一直维持在一定的温度内,外面炽烈的空气,来到这个房间里,就转化成了温和。
李思安看着安平帝,他的目光带着探究,隐隐的,还透着一些锋利,手掌大权二十年,一手培养出来一个帝王,就算他什么都不说,这种气势也是迫人的,但安平帝仿佛没有感觉,他还是有些虚弱的看着李思安,他的神情中带着一些疲惫,眼神却很肯定,李思安在心中叹了口气:“陛下如此做,却是难以向天下人交代的!”
“朕只想,能向祖宗交代。李公,帮朕吧。”
“已过去这么多年……”
“要找的话,总能找的是吧。”
李思安没有说话,就算是帝王的后代,也不见得能一直的显赫,帝王之子,若不继位,一般会被封王,但是继承王府的下一代,若没有皇恩,很可能就会变成了公,再之后是伯,几代之后,若一直没有出彩的人物出现,那就可能沦为平民,这还只是嫡系,若是旁系,恐怕不出个三五代,就与一般人一样了。而成武爷当年的那一支,虽说当年也有两个皇子留下了,也被封了王,可是那两个皇子,却都没能留下嫡子。
郑家在子嗣上一向单薄,就说是坐拥后宫的皇帝,也往往很难拥有理想的子嗣,有时候甚至不会有子嗣留下,因此也没有多少人去想成武爷膝下的问题,不过他作为两朝宰相,自然也知道些普通人不知道的事情,他还记得当初的先帝,那个看起来和安平帝一样苍白,但双眼中却带着更多野心的年轻人,在那个夜晚对他说的话:“思安,你说这世上真有报应吗?”
那一夜,那个年轻的皇帝也是有了醉意,而他,其实喝的也有些高,不过脑子还是清楚的,因此在听了这话之后,立刻就回了一套的套话,大意也不过是皇帝是九五之尊,承运而生,有诸天神佛保佑,自然是万岁万岁万万岁的。
“朕自然相信朕是承运而来的,但是后宫诸妃,却只有一子一女。”
“这正是一个好字啊。”
那个年轻的皇帝笑了笑,笑容中却有些艰涩:“当年朕的先祖断了……今日……”
那句话说的含糊,他自然是不敢问清楚的,再之后,那位年轻的皇帝也没有再提起,而是雄心勃勃的想着怎么扫平戎族,怎么令大珠朝的江山再没有后顾之忧。
那位皇帝,是真真当上勤政爱民这四个字的,每日睡觉的时间从不超过三个时辰,每日按照太医的嘱咐行走坐卧,从不留恋后宫,若是能再给他二十年的时间,日后,绝对是会被说是明君的,可是,不说二十年,他连十年都没有。
他临去前,将他叫到床前,拉着他的手:“思安,朕真的不甘心啊……”
他说不出话,心中大恸,他知道,在这位皇帝去后,他会成为顾命大臣,会成为大珠朝实际的掌舵人,但是,他却没有半点的欣喜,那时候他只想着天道不公,他只想着恨不得代他死去。
再之后,他辅佐安平帝,却早早的就将自己的子弟打发回了老家,他不是想保命,而是他怕,在自己的势力开枝散叶之后,就算他想抽身,也来不及。那时候他想的是什么?他想的是,辅佐新帝长大,然后由他继承先帝的遗愿。
上一篇:三步上篮 下一篇:步步高

张鼎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