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14)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上午上课的时候,女儿被抽中回答问题,结果她还没开口,我家猫主子一声凄厉惨叫,估计老师都被吓出心理阴影了。

第六十七章

虽说霍桐没把霍柏的到来放在心上, 但终究还是受到了些影响,以致于他晚些时候一直有点心不在焉。

“你有心事?”

陶倚君不好出面去帮牛三郎跟西域商人谈生意, 只让人给他领路, 让他自个儿去解决。这边她拉着霍桐去逛了一圈已经开始投产的织坊,回到河边的庭院后, 她再也忍不住关心的询问了一句。

“我……如此明显吗?”霍桐苦笑一声, 揉了揉额角,原本想要否定的回答,在陶倚君关切的目光中咽了回去, “今日,我见着我堂兄了。”

陶倚君微微蹙眉, 没有插话。她从未听霍桐说起过堂兄, 以前两人的交流中提及最多的是族兄族弟, 她还一直以为霍桐父母近亲皆无呢。

“那他是来寻你的?”

“不知,但我觉得他很有可能会来寻你。”对自家大伯一家人的脾性清楚得很, 霍桐虽不耻其为人, 但宗族血脉观念箍在身上, 他不可能断绝这份关系, 只能做到视而不见。

“那郎君的意思是?”陶倚君需要明白霍桐的态度,才能确定自己该如何处理这份关系以及可能随时带来的糟心亲戚。

“霍柏此人重面子,他与你说什么,你只管听就是,若是要逼你做什么许诺,你尽可推到我身上来, 让他自己来寻我说话。”霍桐将自己家与他家的那些不堪往事说了些许,虽然霍桐的阿耶也有错,但是子不言父过,他也没有全说大伯的坏话,只道自家与他家也就不过一点糊弄人的面子情,陶倚君完全不用把他大伯大伯娘当正经长辈对待。

第二日,霍桐需得回大营坐镇,临走前把自己心腹留了一人下来,言明若是有人纠缠,便让他直接将人送来大营与他说话。

果然在霍桐离开之后的下午,陶倚君正在药方与阿满对账,就听下仆来报说有位郎君求见。

陶倚君看了名帖,果然是霍柏,便让人将其请到小厅稍等。

小厅本是用来谈生意的,四面通透,东面还与药房相通,那里时时都有人进出,却又不至于影响到他们的谈话。

霍柏带着两家仆过来,一路上所见让他大开眼界,心里却多了一丝忐忑。原本在他看来,陶家大娘子即便有点本事,也比不过男人。所谓她打理钱财,也是依靠的他堂弟大将军的身份。但是一路上听人说了不少关于陶倚君的事迹,这些农庄药庄织坊,还有见所未见的水渠灌溉渠,居然都是她提出来并实施的。虽然官府占据了主力,但是没有陶倚君的脑子,官府也做不出这样的成果。

这样的女郎,真的可以让他的计划实现?他第一次对自己的计划有了不确定。

然而来都来了,他怎么也要见见对方。他对自己的口才还是挺有信心的,如果能说动陶倚君,转头说动霍桐也就容易多了。

陶倚君跟霍柏见礼的时候,快速而隐晦的打量了他一番。如霍桐所说,这个堂兄看上去温文尔雅,但眉宇间的傲气也显而易见。

他怕是没觉得自己有些傲,可能还错觉自己非常的“礼贤下士”,话语里带着些称赞,可细品之下却能让人觉出他是站在高处在评价对方。这样的人,打小就是被捧大的,跟霍桐那种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冷静内敛完全不同。

具体形容的话,霍桐就是一只装猫的老虎,而霍柏则是拖着华丽尾羽的孔雀。

陶倚君在边城一年,见的人也不少。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比霍柏更装的人她都见识过了,这种程度对她来说一点威胁力都没有。

“如郎君适才所说,我还未曾与大将军成亲,这事儿恐是不太好插手。但郎君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我观大将军不是心胸狭窄之人,郎君与他细细分说,他定然能听进去的。”

伸手不打笑脸人,陶倚君说话轻言细语却滴水不漏,霍柏心里颇觉一拳头打到棉花上,那种无处安放的不舒坦,让他的笑容也减淡了几分。

对于霍柏态度的变化,陶倚君视而不见。她尽到了主人应该尽到的职责,招待好来客,说完自己该说的话,其他的可不归她管。

耗费了一下午的时间,霍柏没有说动陶倚君,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在农庄那边住几日。他的理由倒是挺充分的,因为他即将去某地任职县令,虽然家中长辈有过教导,但是有些东西还得他自己学会才能施展。这水利和沤肥的法子,他希望能得到陶倚君的指导。

当初拿出这两样事物陶倚君就没想过敝帚自珍。终归这是利民利国的好事,就算她教会了霍柏,让他得了政绩,得利的也有他辖地的一方百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