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17)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再有那位传说中的骠骑将军,一双似笑非笑的眼中藏着的可不是友好。那一身的气势, 即便是他家郎主也没有其三分之力,可桐郎君站在骠骑将军身侧,偏就让人无法忽视。

霍柏的脸色也不太好看,只是他素来心思比较深,还能掩盖一些情绪。

胡姬的舞蹈虽然魅力四射,可在他眼前晃动的,却是自己一直都没放在心上过的那个小可怜堂弟冷淡的面容。

正在霍柏胡思乱想的时候,管家陪着一人匆匆进入内院。

“大娘子请。”管家殷勤的引了陶倚君入内,“骠骑将军和大将军在更衣,尚不知大娘子前来。”

“无妨。”陶倚君是听了阿甲的急报后从织坊那边匆匆赶回来的,“我带来的一应食材先让厨娘处理好,留出上好的准备妥当,其余的让厨子们好好做,等会儿给两位将军带回来的郎君们送过去。”

能跟随霍去病和霍桐回到大将军府的,都是他们的亲随心腹,身份地位也不差,当得一声“郎君”。

早上农庄送来羊羔和新鲜的牛肉,还有一些蔬菜和瓜果,陶倚君拉了两车过来,生怕将军府这边没有准备充足。毕竟骠骑将军是突然到来的,管家娘子准备不充分也情有可原。

“这几日骠骑将军定然会住下,你使人去农庄弄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另外我会让磐蛮去部落买些羊羔牛肉回来,莫娘子也会前来帮忙。这几日骠骑将军的饮食,就让莫娘子亲手做。”

莫娘子跟在陶倚君身边时间不短,厨艺也长进得厉害,还学了不少温养食疗的方子。将军们常年征战,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陈年旧伤,别看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固然他舅舅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有他自己敢拼命也是让陛下信任他提拔他的最大因素。

站在庭外,陶倚君看得了室内歌舞的美人,和明显心不在焉的客人。

“柏郎君也在?”

“柏郎君昨日来下帖,言明今日拜访。却未知骠骑将军今日也跟着过来了。”

陶倚君想了想,转身朝待客厅走去。

霍柏听到脚步声,抬头一看,见是陶倚君匆匆过来。

“早知柏郎君在,我也就不用这么着急了。”她面色微红,鬓角隐约有汗,看得出是急冲冲赶回来的,“将军这人不善言辞,每次骠骑将军过来都说他无趣。”

这倒是实话,霍去病年少就居高位,又得陛下赏识,加之他姨娘身为大汉皇后,可谓尊荣一身。他生于帝都,长于公主府,来往见识的都是八面玲珑的人,对于一竿子打不出个屁的霍桐,也是常常不客气的当面翻白眼。

但明明是嫌弃的话,从陶倚君嘴里这么轻描淡写的说出来,偏偏就让人立刻觉察到骠骑将军对霍桐的倚重,不是真正亲近的人,是绝不可能有如此随意的态度的。

陶倚君坐到了霍柏的对面,主位则留给了霍去病将军。

他们这边没说到两句话,霍桐就出来了,头发还带着些许水汽,看得出是匆匆忙忙洗了就出来的。到底把客人晾在一旁也是很失礼的事情。

本来霍柏找霍桐是想跟他好好摆摆道理,让他先服个软,可现在这样的场面,他便有千言万语都说不出口。

关于霍桐和他伯父一家的事儿,陶倚君也请教过卫老。她自己就特别不会处理这样的家庭矛盾,看她丢下她阿娘一走了之就知道了,在面对这种情况她都下意识的选择避让开,有你没我就好。

卫老不同,他是卫家的族人。卫家不是什么大家族,以前是依附长公主的,后来卫青大将军崭露头角,卫家才独立出来。卫老在卫家看到的听到的见识到的,比陶倚君多太多,人生阅历也没法比。所以他对陶倚君给出了两个建议。

第一,陶倚君不闻不问,就当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横竖以后成亲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也在边城,少有可能回去族地居住。再说伯父伯母又不是阿耶阿娘,不用陶倚君伺候孝顺。

第二,主动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当然,这个化解不是指一笑泯恩仇。老一辈的仇怨是没法解开了,霍桐父母已经去世,霍桐伯父又没抚养过他,除开族谱上的联系,他们也就跟陌生人没两样。陌生人就有陌生人的相处方式,心情好了,愿意帮就帮一把,不乐意就当不知道,见个面唤一声伯父就好,都不用给他低头的。即便有外人指责,可轮不到霍桐身上,毕竟长辈不慈在先。

卫老是希望陶倚君选择前者,但她自己却觉得选择后者对霍桐的帮助更大。

不过是“见人三分笑”罢了,她礼节做足了,面子功夫到位了,对方要怎么做可跟她无关,甚至还能适当的哭下惨,扭转一下霍桐因为不善言辞而被刻意抹黑的形象。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