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3)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第七章 (捉虫)

李管事离开玉门关之前两日,就给陶倚君送了部分粮食,还有一张订单。

“这香包又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李管事给这么多钱怕是过了吧?”陶倚君正好跟大兄比划衣物,随口说起此事。

“他乐意给,你就先收下。他们商人难道不比你还懂得挣钱的门道?”陶大郎心大,也懒得去费心想那么多,横竖是对方送上门来的,又不是他家去勒索的,怕什么?

“你那香包若是真有效,不如多做几个,我去给副将。近日局势略有些紧张,大人们有好些时候没怎么休息好了。”

给将军们的肯定不能特别安眠,不然夜袭了怎么办?宁神静心的效果可以加强一点,另外她觉得蛮人不见得没办法下黑手,防毒防疫需要放在心上。

试毒的法子现在大多使用银针,可她知道,很多疫病并非有毒,却能在不经意间夺人性命,所以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病从口入,这个知识点在她来说是个常识,而对现在很多人来说却没有这个概念。他们随意饮用生水,牛羊肉没烤熟也能下嘴,虽说大家都是这样来的,但世人多疾病寿命不长也大概率是因为这些生活习惯的缘故。

她没法子要求别人,只能每次都不厌其烦的给陶翕君强调不许喝不明水源的水,若是方便,能烧开就烧开了喝。

陶大郎听得翻白眼,觉得妹子越大越唠叨,大男人哪里那么多讲究!

气得陶倚君差点又拿刀追着砍他了。

自家兄长是个熊孩子,她能怎么办,还不是只能忍了,然后给多多做些防备的东西带着。

关外多喜欢食用牛羊肉,此物燥热,长期大量食用易上火,陶倚君在野外的时候看到了忍冬藤,便截取了枝叶移栽在院子里,这会儿还没成气候,等到明年便可采摘制成药茶了。

忍冬就是金银花,清热凉血的佳品,还特别容易栽种,陶倚君以前在关内的家里就种了一株,可惜走的时候担心不好保存,只采摘了花朵晒干,这会儿都喝得快没有了。

她喝惯了这个药茶,陶大郎也喝惯了。之前来关外的时候没有药茶饮用还有些不习惯,只是这几年不习惯也习惯了,倒没有像她那样觉得没有药茶喝浑身难受。

陶倚君房间里有一个大罐子,里面装了很多竹片,上面刻着她要做的事情,要准备的东西,零零碎碎的积攒了快半罐子了。看着这么多要做的事,她忍不住叹气,没了父亲在背后当她的倚靠,凡事都得自己考虑自己去寻摸,这日子过得也太充实了些。

“阿韧,阿韧,去买点羊肉回来,今晚我们吃锅子。”

啥东西最能解愁?自然美食!

关城里最不缺的就是羊肉,可最让人不想吃的也是羊肉。平日里烤的炖的吃多了,她就想吃些不同的,可惜原材料有限,她再巧也弄不出花儿来。

羊肉锅子最为方便,铜釜炖煮好,再烫些菜下去,一人两个面饼子就能吃得肚圆。在没有厨娘的日子里,这东西就是最好的美食。

“大娘子,该去找个厨娘了。”老孟把制好的艾柱放在房里的木架上,出门来跟陶倚君商量,“这满院子都是男人,你一个女郎还是得避嫌些。找个厨娘做饭,找个女奴伺候你,大娘子也松活些。”

这倒是,之前她不耐有人跟前跟后,可现在不是她愿不愿了,必须得找。虽说那些个老兵都住在隔壁的院子里,可人都知道他们是来帮陶家做事的,谁还管你是不是住在两隔壁?

只是要买女奴的话,陶倚君还是有些犹豫。她在老家那边用的婢女都是典身进来的,签的也不是卖身契,能签个十年长契的都少。这女奴可不比那些典身的婢女,女奴就是主家的私人财产,打杀随意的那种。

“关城里想要找良家女做婢女的怕是很难,倒是卖身为奴的不少,很多还是混了蛮种的,那些家伙在蛮那里也是做奴隶,俘虏到关内来,难道还能变成良家子?”老孟在关城快二十年了,观念早已经同化,对这些混血儿并不待见。

其实这些混血大部分都是被蛮掳去的汉女所生的孩子,然而就跟老孟说的那样,在蛮是奴隶,在关内依然摆脱不了他们身上蛮的血脉,还是只能为奴。

陶倚君没有那种悲天悯人的心,她一个小女子也不可能跟世俗作对,只能尽量对自己的人好一点友善一点罢了。

她实在不愿意去南市,那边是专门卖奴隶的,环境糟透了。老孟和另一个老兵便自告奋勇去帮她买人。

那日傍晚,老孟他们俩带着大大小小四个人回来了。

说真的,陶倚君当时就想掩面而走,实在太臭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