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48)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回陶家是不可能的。”陶倚君看得很清楚,就算她阿娘跟阿妹想要回来分一杯羹,她那个虽然恋爱脑但是个性正直的继父也不会同意。

“我能做的,就是替阿耶跟大兄为她多备一份嫁妆。还不能高出继父家两个女郎太多。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一点在哪里都是道理。”

陶倚君没有说的是,她阿娘想要出这个头,恐怕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她刚出生的孩子。

说实话,她今年及笄,她阿娘今年才三十一岁,但是在这时代已经是高龄产妇了,听说生这个儿子也很凶险。她当时是送了礼过去的,但也就是正常走动的礼,私下里她另送了一车过去,都是产妇用得着的贵重药材。

恐怕也是这一车的药材才让她阿娘动了心。

她外祖家擅医,阿娘没有天赋,但是五叔跟着外祖学了十成十,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耳濡目染下,她阿娘也深知药材的珍贵,更明白药材的重要性。

陶倚君不怪阿娘一心为了小儿子打算,换成其他人也会如此,即便是她自己,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偏心。比如大兄和幼妹,她就偏心大兄,跟幼妹始终亲近不起来。

听了陶倚君这么解释,胡小娘子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有些担忧。

“那你可曾与你那继父家走动?”

“自然是要的。”陶倚君目光温和的看着阿满,“到底她是我亲娘,不可能不相认,但是这其中如何把握,得有个度,不能让人觉得你可欺负,也不能失了礼节。平日里的走动就当做亲戚之间,礼重三分即可。年节和阿娘生辰,可单独给她备一份礼。你给你阿娘如何备,就给她如何备,不偏不倚就好。另外弟弟妹妹那里也是如此,年礼跟生辰礼单送一份,其他就不必要多管了。”

阿满在心里默记下来,她知道这是陶倚君在教她,毕竟她如果跟大郎的亲事一定,那就得立即成亲,方才不会耽搁大娘子跟霍桐将军的亲事。两人虽然以后也在一起打理家业,但到底是要分开核算的,她如果自己不能撑起来,一切要靠大娘子的话,别人会说闲话不说,恐怕还有人会逮着这条指责大娘子染指娘家产业。

她知道大娘子不在乎,可她在乎。说句心里话,如果陶翕君不是大娘子的嫡亲兄长,她宁愿独自终老都不会答应嫁过来的。

“这些礼节上的事情好说,就算你一时拿不定主意,遣人来问问也就明白了。”陶倚君今日找他们出来的重点可不是这个,而是为了整合陶家和霍家的农田药田。

霍桐因为屡建军功,实际得到的赏赐不少,农田农庄也多得他都管不过来。后来干脆不要农田只要金银器物了。

“我打算去霍家族地那边买些田地。一则是为了他这一脉不至于在族地断绝了香火。以前霍桐的阿耶去世之后家里一点田地都没有了,祖宅也只剩下了残垣断瓦。他家跟他亲伯父家已经彻底撕破脸,我也不会舔着脸去结交。但是上一辈的恩怨我没打算延续下去,看他那个堂兄吧,若是以后觉得可交往再说。但我必须在成亲之前,使人回去重新修建祖宅,还有阿桐耶娘的墓也要重新修建整葺一番。二来边关这边的田地以后很大可能会归入屯田,若是还想买卖田地,只能不停开荒。但是边城这里丘陵多,平原少,终究不适合传承。所以回祖籍置业是必须的。”

“另外,我还想买几十百来亩地,送与他族中,用作学田。”

“学田是什么?”

胡家两姐妹都没听过这个,难道学习种田的地方?

“学田是专门给族里学堂提供开支的产业。里面所出的一切收益,除了必要的开支外,全部由族中学堂进行支取。族里适龄的孩子,愿意读书的孩子,可以到族中学堂启蒙。男女皆可。”

胡小娘子倒吸一口凉气。

“可这书不是谁都能读的啊!”

“律法也没规定谁不能读。再说了,我说的这个是族里的学堂,只提供自己宗族的子嗣前去就读。”陶倚君转头看向阿满,“霍家可以如此,陶家也可以如此。”

阿满想都没想就点头:“我明白大娘子的意思。这个学堂可以教孩子们识字明理,还能给他们讲实务处置,等他们长大了,有学成的,便可以举荐为官做吏,也是族中孩子的一条出路,而且越是明理之人,越懂得宗族延续。这是好事,族老们不会不同意。”

陶倚君笑了,她就知道阿满一定懂她的意思。

陶倚君让人取来一个木匣子,很重,里面堆积了很多羊皮卷,还有两卷竹简。

“这是我素年收集的一些农田水利的资料。我已经复刻了一份,这一份你可以先收着,到时候当做你的嫁妆带到陶家去,不管是你自己用,还是交于族中,对你都有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