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165)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这会儿她才觉得后悔,万万不该为了那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算计前夫的儿女。

“阿娘,现在可以告诉我,是谁给你出的主意了吗?”

“哦。啊?你,你怎么知道的?”被女儿这一句话吓得一个激灵,抬头看向长女的目光充满了惊惧。

“阿娘的为人性格我如何不知?阿娘虽然心疼阿弟,但也不是那种会算计我与阿兄的,定然是有人在你耳边说了什么。”

陶倚君顿了顿,又道:“便是小妹,以前也不是这样混不吝的性子。阿叔一向待人宽厚,对阿娘和阿妹也好。只是人心隔肚皮,阿叔宽厚不代表他的家人亦同,若是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他的长女和次女与阿娘阿妹说了什么,可否?”

陶惜君都震惊了,阿姐一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她就是想要反驳,也找不到由头。只是……

“你二人也真是够笨的,被人当枪使了,还自以为得了道理。”陶倚君长长的吁了口气,终于正眼看了自己哭得一脸花的阿妹一眼。

“去梳洗一下,换件衣衫出来再说。”

“不用吧?”陶倚君的娘开口,“不过是哭花了些妆,稍微擦擦就行。”

陶倚君压根儿不听她阿娘的,直接叫了人进来,带着陶惜君去她闺房梳洗换衣。

这次回来,她给阿妹准备的东西不少。首饰不用说,穿的用的都是一车整的。

过了没多会儿,陶惜君在婢女的搀扶下走进来,整个人像是换了个脸似的,完全不像之前的样子。

“嗯,好歹有点大家闺秀的模样了。”陶倚君端坐着,满意的点点头,“阿耶以前让你读书识字你不肯学,来阿叔处,可学了些?”

整个人还处于震惊中的陶惜君是问啥答啥,木木的点头:“跟着姐姐他们学过一点。”

“甚好。”陶倚君满意的看了看妹子。果然是人靠衣装,这么一打扮,三分的姿色也有了七分,再练练气度仪态,也能拉出去见人了。

不是她嫌弃自己妹子,这两年多看把这女孩子养成啥样了。小气尖酸,一肚子烂计。所幸她年纪还小,认真掰一掰还是能掰过来的。只要她自己肯改变,只要阿娘不拖后腿。

人这一辈子不可能只靠别人搀着走,自己立不起来那就是枉事。她给了阿妹机会,能不能抓住就看她自己了。

小姑娘还是喜欢这些首饰啊衣服什么的,加上姐姐的态度变得和缓许多,小姑娘也就慢慢的软化下来,心思不宁的情况下,被她狐狸般的阿姐套了许多话去。

“天色不早,我该回去了。”抬头看了看外面,陶倚君没有想要留下的意思,她得回去好好谋划谋划,争取一绝后患。

“可以留下来……”

“还是不了。”陶倚君俯身去逗了逗糯米团子般的阿弟,“我回来时,阿满托我带给阿弟的东西你收好了,要不就直接给他戴上,反正也是未过门的嫂嫂送的,别人也挑不出毛病来。”

阿满送的是一套的金项圈和金手镯,项圈缀着长命锁,手镯上面有铃铛,都是玉质的。她们家乡那边都有这个习俗,意味着孩子以后金玉满堂,长命百岁。

东西很精巧,是找的能工巧匠赶制出来的,价值不菲。

“阿妹,我留一女婢与你,她可教你如何行事方能得益。”

女婢是县令娘子给的,是她从娘家的小丫头里挑出来的,打小就被教导,大家女郎要做的,要遵循的,犯忌讳的,她都知道。

“她的契在我手上,只是予你使唤,万不可磋磨她,否则……”陶倚君笑了笑,可看着她笑容的阿娘和阿妹却齐刷刷打了个冷颤。

“不,不会的。”陶惜君不敢再对着阿姐使心眼儿,她刚才去换衣衫时,以前在陶家就照顾过她的老嬷嬷跟她悄声说,她阿姐是带着宗祠的藤条来的,若是她真的犯浑,一顿揍肯定避免不了。

陶惜君还记得大兄在家时被阿耶拿藤条抽过的样子,那一条一条的血棱子,让她想起来就头皮发麻。

听闻妻子的长女要走,陶倚君的继父又赶了回来,这次跟他一起过来的就只有一直带在身边的长子了。

“阿叔,我阿妹多有不听话的时候,还烦劳阿叔教导。”面对继父,陶倚君又是一个模样,柔柔弱弱的,跟传言中的陶大娘子有几分相似,也有几分相悖。

“她既然已经改了姓氏,便是我亲女,我自会管教她。”

这人说话还真是不好听呢。不过陶倚君早有心里准备,面上一暗,微微叹了口气,低眉敛目的告辞。

行到外间,要上车的时候,继父家的几个女郎也都出来了,为首的女子带着和煦的笑容,目光灼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