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28)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陶倚君低垂着眼,瞥了一会儿手边的木匣子,抿唇将之推向县令夫人。

“这张羊皮地图是我去城外丈量土地的时候所绘,原本只是想要画来安排来春的种植,这会儿有更好的用途,也不枉我画了一两个月。”

这画图可不是一般女郎能学的,县令夫人微微眯了下眼,对大娘子的背景身份起了一丝疑心。

陶倚君既然敢给人看,就不怕人怀疑。不但不怕,她还敢吐槽自己阿耶和大兄。

“早年我还小的时候,族里先生教认字,那时候我阿娘不许我去,我大兄又是个静不下来的,就偷偷抱着我去听课。先生人好,只要我不闹便许了我在学堂里坐着玩。结果大兄没有识得多少字,连功课都是我替他做的,要不是那时候我拿不动刀,只怕连刻简都不乐意上手。”

后来先生见她乖巧又聪慧,便有意识的带着她跟自家的女郎一起玩耍学习,再大一些,她阿耶荐了小吏,虽不是个正经官职,但也有薪饷可拿,便更不拘着女儿读书识字了。

“阿耶在县里也是负责水利的,那时候时常去河边查看,我爱玩,便跟着阿耶一起,如此就学会了画图。”陶倚君露出一抹哀伤,“去岁阿耶就说关中可能有大水,他负责的那段河堤年久失修,若是有大水很容易溃堤。可是……”

陶倚君哽咽了一下,没有继续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如一颗颗珍珠。

“今年果真发了大水,阿耶跟着族里大人们去治水,没想到,就没了。”她抬手捂脸,细细碎碎的低泣传出,隔了片刻,结果娘子递过来的手巾擦了脸,吸了吸鼻,“阿耶没了之后,我不想在家乡呆着,就来投奔大兄。之前听乡农说大人要兴水利,我犹豫了很久,才做出这个决定。”

县令夫人叹了口气,心中虽然依旧有些疑问,可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追着问,只拍拍她的手背,安慰她好歹陶大郎是个争气的,现在是百夫长,以后还可以是千夫长,或许哪一日成了将军也不定。

“我不求大兄能飞黄腾达,只求他平平安安的,以后满了兵役,我们便回家去,买些田地,给大兄娶个新妇,日子顺顺当当的就很满足了。”

这个愿望真的很朴素了,也是大多数人的愿望。甚至于县令夫人其实也只求丈夫能熬到致仕,等孩子能自立了,他们俩老的便家去,做对田舍翁。

留下了城外的地形图后,陶倚君离开了县衙。

“大娘子,如此做真的好?”公输韧还是有些担心。

“事无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危险,端看怎么做了。”坐在廊下,陶倚君拿着竹简细致的刻着,“就如白附片这味药,原为剧毒之物,可精心处理炮制过后,却能救命。你说它好还是不好?发现它用处的人,好还是不好?”

公输韧苦恼的挠头,心里有千万句话想说,却倒不出来。

“你要是没事儿做,就去城外庄子你爷娘处。听说前两日.你阿爷已经将纺线的机杼都安装好了,今日.你阿娘和姐妹便要试制。你去搭把手,免得想太多,废了你的脑瓜子。”

陶倚君把人赶走,却还是没能得到安静。磐蛮跪坐在回廊处,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第十七章

“你又怎么了?”陶倚君在心里叹口气,刻完最后一笔,轻轻吹掉竹屑,将之穿入麻绳上最后一个位置。

“找不到事情做,就去帮我把陶罐里的木简都取出来,我要串成简。顺便把这卷放到第二个架子第三排的最右边。”

磐蛮老老实实的做完大娘子吩咐的事情,之后还是像在跟自己憋气一样,把自己缩在廊下的阴影里,跟一坨发了霉的蘑菇似的。

“你们一个个的不知道在担心什么,我都不觉得害怕,你们怕什么。”

“大娘子,是奴没做好,要是,要是他们追究起来,大娘子就把奴交出去吧。”

陶倚君瞥了磐蛮一眼,这家伙平日可傲气着,哪怕是身处奴市也没有见他露出如此卑微胆怯的表情,今天都自称“奴”了!

“我交你出去作甚?是让人烤来吃了,还是拉去做牛马?”

陶倚君知道不让这些家伙把心放下,她就别想过安生的日子。

“去请卫老军师过来,顺便让孟叔交代下面的人,这些日子把药田看牢了,若是有人来找麻烦,大可打回去,不必给谁面子。”

卫老军师是卫氏族人,实际上跟卫大将军是五族以外的关系了,但是因为卫氏本就出身很低且血脉单薄,所以能拉得上点关系的,都以卫氏族人自豪。而且卫老军师是真的有才华,一直跟在卫大将军身边效力的。原以为他解甲归田会跟其他卫氏族人一样,回去家乡由族中供养。哪知道这位卫老军师却是个例外,他年不过五十,须发皆白,从军中下来之后不肯回乡去,愣是辗转来到她这里当个老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