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48)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陶倚君跟人说了一声,抬脚就上了箭塔。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到南门那边的情况,虽然看不实在,但是城门破没破还是能看到的。

她上了箭塔之后,身后又跟上来两个小兵士,其中一个自告奋勇的往最顶上走,那里最高处能看到全城的情况。

“大娘子,北门没有动静。东门那边有灯光攒动,看样子跟我们差不多。南门那边失火了!”

陶倚君正待叫那孩子下来,突然听到他惊呼一声。

“有大队人马过来,不知道是哪边的人。”

大娘子让小兵士继续看着,转头吩咐另一个小兵士赶紧下去将消息报给守卫队长。不管来者是敌是友,他们都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就在消息传下去的同时,南门那边的消息传来,蛮人的人数太多,城门即将失守,守城的副将冉魏已经殉职。

“那些蛮人把冉副将的尸体挑挂起来,现在还在虐杀守城的兵士。”

此话一出,顿时人群按捺不住了,当即就有人转头奔南门而去。

陶倚君咬了咬牙根,咽下一丝腥甜。

“你们守好这里。五郎九郎,交给你们了,协助宋百户守城门。”

“大娘子,你要干什么?”

陶倚君紧了紧手腕的束袖:“去做我该做的。”

她猫下身体顺着城墙往南奔走,灵巧的身影不像是大家印象中孱弱的女郎,而是如同草原上的豹子,是潜伏于黑夜中的猎手。

边城的城墙并不是十分连贯的,在西南角就短缺了一部分。但是那边是大河的拐弯处,骑兵们也没办法从那里入城,所以算是天然的屏障吧。

陶倚君从那边的房屋屋顶跳跃着前行,连续跳了三四家后,略有些气喘。

她在家乡时常锻炼,来了边城后反倒懈怠了,此刻才感觉到身体机能的衰退有多拖后腿。但还好,这里的房屋都是小家小院,屋顶挨着屋顶,间距最远的也不过两米多一点,立定跳远二米一的人无所畏惧。

中途歇了三趟,她到了南门稍远一点的位置。在这里已经能看到城门外的战场。

守城的兵士全数出城迎战,城门紧闭,城墙上的人轮番着射箭退敌。

陶倚君咬了下舌尖,把眼眶里的湿意逼回去。转头看向另一侧的战场。那些蛮人将冉副将的身体挑在高高的竹竿上,当胸穿透的竹尖在火光的映照下十分刺目。

陶倚君掏出一条黑色布巾围住了嘴鼻,她身上穿着的也是黑色的衣衫,袖口腰带裤腿都扎紧了,力求不碍着她行动。

从侧面绕过人眼所能及之处悄悄的朝后方摸去。说实话,陶倚君的行动相当的危险,后方的蛮人至少还有数十个围着那竹竿,想要不惊动其他人救回冉副将的遗体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让她眼睁睁的看着她实在接受不了。

就在陶倚君开动脑袋的时候,战场又有了变化。一袭白袍骑士拖着□□从城门缝隙中冲出来,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十数人。

新来的骑士功夫还不错,可惜双手难敌重拳,他也只能稍微缓解一下一面倒的局面,却并不能扭转战况。

陶倚君摸了摸腰间的包裹,脸上很是挣扎。

她有一副药,极毒。

五叔不止一次的告诫她慎用,说是这药有伤天和。

那毒药见血封喉,而且极难清除,染毒而死的人必须要用火烧掉尸体,否则一个不慎就会染上其他人,就如毒瘴一般。

思索再三,陶倚君还是放下了蠢蠢欲动的手,她匍匐在草地中,悄悄的靠近蛮人后方。

强迫自己耐心的等待机会,果然不久之后就让她发现了一个法子。

就在陶倚君正待动手的时候,她听到了远处传来的声音,语言有些听不清楚,但是人声嘈杂,表明数量绝对不少。这一波人很可能就是他们在西门箭塔上看到的来人。

不仅是陶倚君发现了,蛮人的后方骑兵也发现了,当即就有十来人骑着马朝后方奔去,估摸是要去打探看看来者是哪一方的后援。

那十几人一走,留守的就少了差不多三分之一,陶倚君趁着混乱扒上了一匹无主的战马,使了个巧劲,让受惊的战马朝着目标疯狂奔去。

城外的雪早已混合了鲜血跟泥淖,再不复雪白洁净的模样。而且堆积的尸体也起到了掩饰的作用,待得陶倚君靠近了那群人时,才有两个眼尖的发现不对,挽弓想要射马,还有一人则瞄准了马腹下可疑的阴影。

作者有话要说:猜,来的是谁,买定离手!

第三十二章

那人箭还未射出,身后传来震天的吼声。

被一惊扰,箭矢便失了准头,射到了马肚子上。

战马受惊立起的那一瞬间,陶倚君已经灵巧的滚到了一边,成功避过马蹄攻击。在落地的那一瞬间,她扔出了一截竹筒。竹筒在半空中被蛮人大刀击碎,一股黄色烟雾弥漫开来,随之而来的是呛鼻的辛辣和让人头晕的恶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