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55)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郎君偶感伤寒,加上在答应吃了些冷食,有点不不爽利。”

转头陶倚君吩咐了一声,旁边就有个小兵士打扮的干脆的应下,出了侧门骑马而去。

“正巧得了个方子,还是你家郎君给的。让军中大夫来看看,若是可以,换了药吧。”她没有赶着去见霍桐,先在前院偏房让人取了药渣过来,一看就知道那郎中黄连开得极重。

“郎君有热症?”

黄连能消炎解毒,解热抗腹泻都有疗效。之前听了张伯说霍桐不爽利,大概率是拉肚子了,就是不知道是单纯腹泻还是痢疾。

“也不是多重,只是微有些发热。”张伯随口即答,“郎君这两日精力不好,自觉有些晕沉畏寒。”

看症状应该就是伤寒了,加之在大营不知道吃了什么坏了肚子,腹泻不止肯定更加重了病情。

“让厨房熬白粥,做两个爽口的小菜,不可加肉和油。”

霍桐是武将,平日吃食虽然尽可能精致了,但是浓油赤酱是常态。不光是他,关中的贵人们一样,都特别的重口味。

等到进入中院霍桐的厢房,就看到他在廊下靠着案几坐着,双目微闭,整个人有几分憔悴。

听到有动静,霍桐睁开眼睛,勉强勾了勾唇角。之后想要起身,却微有眩晕之感。

“别起身。”陶倚君赶紧两步,坐到他面前,拉过他撑在桌上的手腕就开始诊脉。

陶倚君的诊疗虽然不咋样,可比起一般的郎中也不弱,那些什么疑难杂症她诊不出来,可常见病还是没问题的。

坐了一刻钟,就觉得房间里寒气沁骨。

“为何不升火盆?”她下意识的紧了一下身上的皮毛大麾,环视屋内没见到一点热源。

“那东西太让人烦闷。”说话间霍桐又掩口咳了几声,“我不觉得有多冷。你可带了手炉,让人去给你加点碳。”

陶倚君来的时候没带手炉,她屋里随时有一盆碳燃着,出来虽然冷些,可裹着大麾也没觉得太冷。直到坐到霍桐这里一会儿后,才感觉从脚底往身子骨里沁冷气。

“你都生病了还不精心点。”陶倚君皱眉,让人生了火盆放到屋角,又让人移来木架子,放了盛水的铜盆在上面。

火盆会让室内空气干燥,平时不觉得,感冒咳嗽的人就会觉得呼吸不爽,这时候给室内加点湿气要好得多。

老军医来得很快,霍桐刚好勉强喝了一小碗白粥,老军医就颠颠儿的进了门。

跟着来背着药箱的,还是当初照顾霍桐的那个童儿。

“病症很明显,是伤寒热症,副将恐是吃了些没弄太熟的肉食,有些痢疾,这个简单喝点药就行。”老军医松了口气,“正好今日童儿将那伤寒药配齐了,不若就先给副将煎一剂看看效果,然后卑职再行调整。”

霍桐点点头,不太精神的坐着。

“霍将军先去休息一会儿,我让人看着煎药。”陶倚君本来想说事儿完了就走的,但看霍桐这样子就不是能好好照顾自己的人,加之这时代不能小看了风寒感冒,稍有不慎就能送命,她只得留下来照看一二。

作者有话要说:温水那个啥!

第三十七章

霍桐的病养了三天就差不多痊愈了。

这三天里陶倚君每日早来晚归,跟卫老一起打理霍桐府上的里外杂务。

霍桐要升迁的消息已经确定并在地方官员和豪强家流传,这几日前来拜访的人不少。霍桐依仗卫老的协助,处理得游刃有余。

“阿君,封赏里的田地你可有选好的地方?”

原本该是赏哪里就是哪里的地,但这不是大将军要送个人情给霍桐,就干脆让霍桐来决定封赏田地的具体位置了。霍桐不傻,他知道陶倚君想要什么,所以在得到大将军的暗示之后,转头就找到陶倚君直接询问。

前两日卫老就猜到会这样,提前就给陶倚君做了分析。那张粗略的城外地图铺在霍桐的书案上,陶倚君伸出手指点了点。

“这里罢。”

“有什么说法?”霍桐有些诧异,这块地虽然看上去很大,还连着山林地一起,但是土地质量不算好,连中等田都算不上,只比平田好那么一点。

“药田暂时够用了,这里的地形平缓,虽然土地不太好,但靠近水源,且连通着山林地,离我之前买的田地也不远,方便阿甲他们管理。”

土地不好可以改造,无非就是利用堆肥的方法花点心思改变土壤的营养度而已,这对好几年都埋首试验田的陶倚君来说完全没有难度。而且这里很适合套种,粮食和大豆进行套种可以有效的增产,山林可以用来养殖山羊和驯化野猪,其产生的粪便和排泄物集中处理后也是农肥的一大来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