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67)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阿妹是不是想太多了。”跟其他人不同,陶翕君反而有点不赞同妹子的建议,他就崇拜骠骑将军,人家骠骑将军麾下将士就是以战养战出来的,怎么没见她说的那样死人?

甘叔对大郎这性子极为了解,明白他是感受到压力了,才想着表现自己。不然出去人家都说他是陶大娘子的兄长,忒没面子。

其实甘叔觉得陶翕君就是个二傻子,陶大娘子的兄长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好的?他要是有这么个厉害的阿妹,睡着都笑醒!更别说陶大娘子对大郎这个哥哥简直是费尽了心思。看看陶大郎身上穿的手里拿的,哪样不是大娘子费力巴拉给他淘弄来的!这小子就是欠揍!

甘叔懒得跟陶翕君争辩,只在心里给记了一笔,提醒自己回去之后要跟大娘子好好唠叨唠叨,她阿兄敢不听她的嘱咐,怕是大娘子又要提刀让他长点记性。

陶家兄妹从小就是这样闹的,也没见他们感情不好,反倒是被他们阿娘拘着的二娘子跟兄姐之间的情分有些生疏。

“陶大,这次你幺叔幺婶过来定你阿妹的婚事,可有说起你阿娘?”

听到甘叔问这话,陶翕君整个脸都沉下来。

他离家三四年,因路途遥远信件往来不易,所以并不知道这三四年里阿娘居然是那样待阿妹的。难怪阿耶故去之后阿妹宁愿千里奔赴边关来找他都不肯跟阿娘走,这要是不强硬一点,怕是被阿娘得逞了。

甘叔不明白陶翕君怎么突然就变了脸,细想一下,他发现陶翕君自从他妹子订婚那会儿开始,就一直感觉很压抑。他以为是霍桐大将军变成他妹夫他有点压力过大,现在看来,也可能是跟陶家幺叔的到来有关系?

到底是陶家的私事他不好打听,再说还有其他人在,甘叔下一刻就改了话题,说起了关城外流民返乡的事儿。

开春之后大批的流民开始返乡,留下的人不足五分之一,这部分人大都在边城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也落了户籍。还有一小部分的人是觉得边城这边做工的机会比关内多,就干脆留下来博个希望。

“我听阿妹说,开春之后她需要大量人手,这要是流民都走了,找不到人做工怎么办?”果然,一提起这个话题,妹控属性开始发作的陶翕君就先替阿妹担心上了。

“走了好,走了好,流民跟边民不同,他们根不在这里,安定不下来的。”甘叔的想法不同,他觉得流民太多不是好事,走掉一大半,剩下的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做事,不然还得担心自己种的东西被人偷抢。

至于大娘子缺雇工,这还不好解决?消息放出去,大方城、张掖、酒泉那边多的是人会过来。边城人不少,只是流动性太强,跟关内不太一样。

甘叔在边城快十年了,对这里的了解比大郎强得多。

“我已经让人送信回去,叫家里大郎二郎都过来,那两半大小子在家里淘气得紧,倒不如过来跟着大娘子学点东西。”

都是乡邻,甘叔也不觉得大娘子会不同意。自家两个小子虽然顽皮一些,可做事还是很利索的,就是家里没人能管得住,脾气有点暴躁,时常跟乡邻家的孩子打架。

“甘叔可叫人去接两位兄弟了?这路上不太平,让他们自己来就怕有个万一。”

“连人家大娘子都能自己来,这俩小子要是这点都做不到,丢了也就算了。”甘叔眼睛一瞪,“到时候我把他俩兄弟丢给你先练练,等老实了再送去大娘子那里。”

甘叔肯定是不太想让自己俩儿子也上阵杀敌的,家里有他一个脑袋拎裤腰上就行了,俩小子还是等成家之后再说的好。

“那行,等两位兄弟来了,我保证好好教他们。阿妹那里甘叔也请放心,绝不会亏待了他们。”

“说的什么混账话。”甘叔眼睛又是一瞪,“大娘子教人的手段那叫个好,你看看公输韧和磐蛮,现在谁不说这俩小家伙能干。七郎现在也是鼓足了劲儿想在军中挣下功名奖赏,不然回去后还得叫人笑话。”

他们不远处啃着干饼子的公输七郎傻笑一声,埋头,耳朵都红了。

以前他还窃喜自己抱到了大郎君的大腿,现在看来,五哥才叫运气好,出门替大娘子办事,人家都叫他五郎君,听上去跟一家人似的!大娘子也不恼,平日听说还专门请了先生教五哥读书学算学,上次他得了假回去看叔叔婶子,听他们说现在给五哥提亲的媒婆都十来个了,婶子都挑花眼了都。好羡慕啊!

他不嫉妒五哥,当初不是五哥抢先一步救人,受伤的就是他了。那么大病一场,五哥能捡回条命都是老天爷的厚爱。得到大娘子的青睐,该是他的福报。再说了,五哥也没忘记他,自己带的药包干粮包都比兄弟们好,还不是五哥给他特意准备的,就怕他有个万一手边没有救命的药。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