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89)

作者:炼意 阅读记录

水车的作用不光是带动水磨和舂米,还能根据需要调整灌溉渠的水量,另外打水也方便很多,农庄外的菜地基本没在水渠旁边,还是需要挑水浇灌的。以前要走很远才能到河边挑水,要么就是去庄子门口的大水井打水,现在方便多了,只需要把水桶放在石板上,水车带起来的竹筒就可以将水倒入桶里,就是女人都能自己挑水去浇菜。

这些东西对于豪强富族来说不值得重视,却能给普通农人带来莫大的方便。

他们到水磨坊的时候,正好看到负责磨坊的老吕头正在给骡子套眼罩。

“这是干什么?”霍桐很好奇,他从未见过这些。

“现在水量小,骡子套上眼罩后可以用来推磨,比人力推强多了。”陶倚君伸头看了一眼,“这是打算磨豆子呢。”

老吕头听到说话声,一抬眼就看到东家站在门外,吓得立马丢了手里的东西,要给二人行礼。

“老吕头,这是给谁家磨豆子?”陶倚君拉着霍桐进去说话,顺便看了一眼泡好的豆子,“是做豆浆用?”

“是庄头让做的,他说大娘子前些日子教女人们做的豆浆很好喝,他老娘和家里的小儿子吃不下硬东西,就想喝这个,这不就泡了一小桶,让我给磨一下。”

“他家老娘不是前次才请了郎中看过?怎么又吃不下东西了?”豆浆虽然好喝,但不可能抵饱的,陶倚君担心是庄头的媳妇不给老人饭吃。毕竟粮食跟豆浆相比,后者价值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有话要说:关了好几天,感觉人都疲了,还得继续坚持。

说实在的,之前也有两三天不想出门的经历,可自愿的跟被迫的,心境上的不同也造成了情绪的剧烈波动。还是多听一下音乐少刷点微博吧,不然真的是没被肺炎弄死要被微博气死。

第五十四章

“庄头那老娘也是倔。”老吕头继续套骡子, 然后拿起长柄勺,舀了些水把石磨清洗了一下, 才开始往里面加泡好的豆子, “他老娘说自己身体不好,又不能干活, 吃那么多干的没用, 非得把粮食给孩子留着。庄头婆娘劝了几次,还差点被他老娘打了。这不,庄头让我磨豆子的时候给磨得稠一些。”

陶倚君看了眼, 果然水和豆的比例要比她说的小,但是这样熬出来的豆浆并不可口。

“庄头那里还有多的泡发的豆子没有, 要是有, 让他再送一桶过来, 今儿正好大将军来了,我做点豆腐给他尝尝。”

“诶, 行嘞, 我这就叫我孙儿去拿。”

庄头家的老娘孩子都喜欢这个, 日日都备着的。老吕头朝外面叫了一声, 在洗衣桥旁边玩耍的几个光屁股小孩脆生生的答应了一声,跟着一窝蜂的朝庄子里面跑。

“这几个小子不冷?”陶倚君看着都冷,虽然化冻了,但天气并不热,那几个小屁孩就穿着单裤,还是漏裆的那种, 跑河里抓小鱼玩儿,这要是冻病了可咋的了。

“那几个都皮实。”老吕头一边做手上的活计,一边跟大娘子聊天,“早前没有这洗衣桥,他们都跑河边去玩,前些年还有被淹死的孩子呢。今儿天气好,他们站浅水垱玩一会儿,没事儿。”

霍桐一直站在陶倚君身边,看着她跟一个普通老农聊得开心。对于霍桐来说,这种体验绝无仅有。他虽然是霍氏的旁支,家里父辈也没啥能耐还去得早,但怎么说也是世家子弟出身,从小时候展露天分后,就一直跟着族叔,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接地气的场面。

聊了一会儿,庄头娘子提着泡了黄豆的木桶过来,给陶倚君和霍桐见了礼。

“大娘子,改明儿还请你多劝劝我婆婆,家里又不是没有吃食,她这样亏了自己的身体,我们做后辈的寝食难安。”

“行,我让莫娘子去找她好好唠唠,放心吧。”陶倚君知道对方只是想表明并不是自己亏待婆婆,她也没必要揪着问,“今儿用了你的豆子,晚点你去大厨房领一些回去。”

“哪用得着。”庄头娘子笑出声,“就这一桶豆子不过几个铜钱,大娘子平日给我们的都比这多,要不是现泡来不及,我男人都得让我再拎两桶过来。”

陶倚君也笑了,不肯吃这个便宜:“那好,等会儿做好了让莫娘子给你家送点过去,正好跟你婆婆唠唠。”

“那行嘞。”庄头娘子放下桶,擦了把手,说家里还有活等着,转身就急急忙忙跑走了。

她刚走,莫娘子就领着另一个老妇人过来。

“大娘子,那边野猪已经抬下来了,卫老说怎么分得问问你。”

“问我作甚,照着以前的规矩分就是,对了,留出一些给郎君们。”陶倚君转头看向霍桐,“人多又来不及准备,就让大厨房炖了给他们吃了再走好不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