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405)

景安帝问长子,“只是拌了几句嘴么?”

“是秦探花,误会了文长史的意思。”大皇子说的话也是有理有据,“今儿头晌,听说秦探花想出了那样的好主意,他急着做事,儿子就过来先回禀父皇一声。儿子想着,京城衙门多,大九卿小九卿这些衙门,还有军中,光秦探花一个人我怕他忙不过来,就让文长史去帮忙。秦探花误会这差使不叫他干了,他那性子也是有些鲁莽,还与文长史动了手。说来,文长史也是父皇给儿子的老臣了,官居五品,倒挨了秦探花的打。我进宫前,文长史还千万求我莫要提此事,秦探花也是一进误会,都是为了当差么。只要差使做好,他受些委屈也没什么的。”

景安帝道,“文长史是五品,秦探花是七品,你让他俩办一桩差使,那谁为主,谁为辅?”景安帝根本不在乎臣子间鸡零狗碎的事,包括秦凤仪跟他说的那些大皇子办的事,什么让他跑腿,让他闲置什么的,景安帝一样都没放在心上。上位者,有这些手段不足为奇。景安帝不悦的是长子的行事,你要收拾臣子,可你的手段得够,你不能仗着身份,你得仗着手段,不能叫人挑出不是来!

景安帝这一问,大皇子立刻有些难答了。景安帝道,“是你与朕说,这是秦探花想出的主意。官场上的规矩,你难道不明白?你派了一个五品过去,就是在夺他的差使,他误会了吗?”

大皇子勉强道,“父皇,儿子也是想着文长史老成些,才让他过去帮忙的。”

景安帝道,“是秦探花没把差使办好吗?文长史过去的时候,他都与礼部说好了,他自己能办下来,没要请你赐人帮忙,你焉何要派五品长史过去!”

大皇子见父亲阴沉的脸,也不敢再为文长史辩白了。景安帝道,“你也说,他是朕派去的老人了。你年轻,朕是让他辅佐于你,不是让他去抢人差使的!你一时疏忽,你身边的人就有劝导之责。他倒还上赶着过去,做下这样没脸皮的事来!倘别人有了主意,你立刻叫自己的心腹去做这差使。别人有了功绩,你立刻把功绩赏了自己的近人。长此以往,如何还能有贤能之人服侍于你,如何还能有忠贞之士为朝廷效力。为上者,无需你与臣子比高下,臣子,是给你治理天下用的。你要怎么用,你有你的喜恶,可你要是想守住这万里江山,要让众臣膺服,你得记得,赏罚分明!”

之后,景安帝道,“朕的皇陵还少一位修陵副使,让文长史过去吧。”直接把文长史弄去修皇陵了,然后,景安帝给大皇子另指了一位邵长史。

大皇子挨了父亲一顿训,也不敢再为文长史求情,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秦凤仪回家眼睛肿肿的,秦老爷秦太太一看儿子这样,就知是在外头受委屈了。秦太太也顾不得忌讳,忙拉着儿子问,“是不是大皇子又给你委屈受了?”

秦凤仪一见爹娘,更是心里难受,眼圈儿又红了,道,“我跟陛下说了,不做官了,娘、爹,咱们这就收拾收拾回老家吧。”

秦老爷秦太太互相看了一眼,秦老爷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秦老爷命丫环把儿媳妇叫来了,李镜对于官场上的事要比公婆都清楚,李镜到了,先让丫环打水,给秦凤仪擦过脸,此方打发了下人,一五一十的问秦凤仪到底是怎么回事。秦凤仪跟家里说了,秦凤仪道,“我实在是受不了这气,就都跟陛下说了。这自来亲疏有别,我在陛下跟前说大皇子的不是,陛下再宽阔的心胸,心里也不能痛快的。我想着,他以后必是不能似先前那般待我了。我也不想做官儿了,回扬州吧,这京城里坏人忒多,还是老家好。”

李镜没想到丈夫这出去了一天,就跟大皇子彻底翻脸了。李镜问他,“不是说回翰林念书的么,如何又往大皇子那里去了。”

秦凤仪又将与骆掌院的事说了,秦凤仪气道,“我算是白认识了他,原想着他是个好的,没想到竟成了官场老油子。”

李镜叹道,“你可真是误会骆先生了,骆先生不过是激一激你。骆先生为官,素有令名。他先时外任做御史,一年就参了十几位五品以前大员,二十几位五品以下官员。在外,还受过刺杀。陛下实在不放心他在外头,方把他调回京城任职。他何尝是什么官场油子,就是他掌翰林院后,也清理出了一大批尸位素餐之人。兴许是看你没什么精神,激一下你。”

秦凤仪眨巴下眼,郁闷道,“那他可是激对了,马上就要把我激回老家去了。”

李镜道,“为这么点事,也不值当辞官啊。”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