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阙(723)

而且,这对兄弟完全没有那些个才子病啥的,苍山道,“我们在徽州,听闻过殿下不少事迹,去岁秋闱后就过来南夷了,不瞒殿下,西边儿听闻时有山蛮之乱,还没去。但,东至义安、敬州,我们都去过了。”

秦凤仪问他们对南夷的看法时,苍岳道,“现在,整个南夷称得上今非昔比。我们东去时,有许多县城州府的百姓,听闻这里日子好过,多愿意来南夷城或是凤凰城讨生活。依学生看来,南夷现在的不足有三处。第一,南夷现在的繁华,多是在南夷城与凤凰城,其他州县,虽有改观,依旧不大。第二,便是南夷多是外来商贾工匠,南夷本土人口太少。第三,南夷是土人、汉人共居的地方,而土人又分诸多部落族群,眼下当务之急,除了武功,尚有文治之事。”

两人的许多看法,在他们这样的年纪,已称得上极具眼光。秦凤仪当时就把此二人留在了身边,如今尚未授予官只,秦凤仪与赵长史他们商量时,赵长史几人也很喜欢苍家兄弟,不说别个,苍家兄弟的性情就很让人喜欢。秦凤仪令赵长史先带一带他们,私下与赵长史道,“此次能得苍家兄弟,这回的佳荔节就没白准备。”

赵长史笑,“这可是徽州苍家二杰,臣亦恭喜殿下得此二人效力。”

“我倒是记得当年咱们南下时经徽州,当地士绅就有姓苍的,看来,这苍家兄弟便是苍家人无疑了。”

“是。”赵长史道,“苍家亦是徽州百年52书库了,他家亦是徽地大族,族中为官治学都不在少数。苍山苍岳两兄弟,便是在苍氏族中,亦是出众人物了。”

秦凤仪道,“看来,也不是所有才子都有才子病的。”

“殿下少时见我还喊我赵才子哪。”赵长史劝秦凤仪道,“各人有各人的性情,若是傅浩与苍家兄弟一般这般明达世情,也就没有今日的傅浩了。”

秦凤仪道,“可傅浩这样的人,纵是到我麾下,怕也难与你们相处。”

赵长史笑,“殿下啊,你自来不喜酸腐之士。有些人读书,是读得豁达通透。有些人读书,的确是读的酸腐气。殿下才干,并非全自收中所得,更大一部分,是来自殿下非凡天资。臣与殿下相识多年,殿下苦读四年便能榜上题名,武功更是不凡,当初山蛮来犯,就是臣,心里也庆幸,幸而殿下提早做了准备。殿下也十分关心城中官学,希望学里的孩子们能念好书。其实,殿下也明白,要治理的,并非府城官学,更有县里的官学,南夷的治理,府城好治,无他,殿下在这里,人才们在这里。但,更需要治理的,是下面的县城、乡镇。殿下喜通透之人,臣亦喜通透之人,但,世间最可敬的,是有所坚持的人,是明知前路难,偏难路行的人。就如同这南夷,都知这是不好治理的地方,殿下来了。南夷因殿下繁华,殿下因南夷扬名。咱们南夷,若想长治久安,必要一位博学大儒来此治学,而且,不是一年两年,必积数十年之功,方得一改南夷文治局面,如此,南夷方是大治。”

秦凤仪问,“你觉着,傅浩是这样的人。”

“对,他多年秋闱不第,但不是没有才学,依他的才干,依附哪个世家大族做个先生也可谋得一份生计。可实际上,他不愿意如常人那般去谋生,故而,他过得不好。更因命运坎坷,他欲发桀骜不驯,这是他能撑到现在的原因。殿下觉他桀骜太过,可没有这样的桀骜,也便没有现在的傅才子了。”赵长史道,“他的学识,当世亦是数一数二的,这么放他走了,太可惜。”

赵长史极力推荐傅浩,秦凤仪只好应下来,想着什么时候去请一请傅浩。

秦凤仪不大喜欢这种有才子病的人,秦凤仪与妻子道,“我倒不是放不下架子,只是,这样性情不好的人,我只担心便是请来不好相处。”

李镜道,“若只是一个两个的说这人好,还有可能是虚名,既然都说这人值得一见,你就先去见见,好便用,不好便不用,这有什么可犹豫的。”

“看,妇人之见吧。傅浩可不是寻常的才子,我与你说,他在江浙一带极富名声的,就时秋举运势不佳罢了。他的文章,你不是也说好吗?咱们正是用人之际,朝廷那里,是没有多少人给咱们的。现在咱们南夷的事务也越来越多,正想招揽人呢,要是跟傅浩这里没弄好,他回去乱说乱道的,再写篇文章骂我啥的,才子有才子的圈子,倘是这般,怕以后就没人敢来了,大好局面岂不付之东流。”秦凤仪道,“所以,他这样有名声的人,不见则已,见则要把他留下的。”

上一篇:欢喜记 下一篇:满床笏

石头与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