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73)

我很满意。

我鼓励他接着去考举人,至于祺玉,倒不妨把我要为秦王经营交给他一些,反正交给谁都是一样赚钱。何况丝绸的利润,相比于其他的如私盐,茶叶之类的,简直九牛一毛。这个人,爱慕虚荣,喜好排场,倒是好掌握。

将来若要用上林季,他需得有一个上得了台面的身份。出身不够高,就最好能结一门好亲事。也最好没有什么断袖的丑闻。

我深深厌恶断袖之癖,在我年少时见有人喜欢男色,便觉的厌恶。更何况后来还有在刘府的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若林季只是个办杂事的属下,他的私事我也不会过问。可他这人聪慧沉稳,是个做官的料子。最重要的是,我没有别的选择。在官场上,能助我一臂之力的,并且我还能信任的,只有这个知根知底,又受过我恩惠的林季了。其他人,即便我能收买,也是冲着秦王和银子去的,我用得,也信不得。

不过林季现在还只是个秀才,这事儿倒还不必着急。何况既然林季这个冷情冷静的人要带一个毫无用处的祺玉离府,说明他心中当真是重视这个人的。操之过急的话,弄巧成拙了可不好。

祺玉这个人头脑简单,离间他们甚至不需要阴谋诡计。祺玉性子浮躁,得志便猖狂,凭这一点,他们便会渐行渐远。

用了几年的时间,我拿下了这里所有真正暴利的行业,比如食盐,比如漕运。当然,一切都是暗中进行的。表面上我只是个普通的富家翁。顺便用银子和秦王的名头笼络了一批官员。

而林季和祺玉也一如我当初预料的那样,有了隔阂。林季考取举人之后,说要出去游学。他此时考进士也就是五五之数,毕竟还年轻,出去历练一下也好。

之后两年,朝堂上风云变幻。赵王的母妃触怒了皇上,失了宠。然后打击赵王的进程便变得容易快速了许多。不仅是赵王一派的官员纷纷落马,甚至赵王本人也受到了训斥,皇帝命他在府中多读圣贤之书,没事不要出门惹事生非。

我以为不会回来的林季此时却回了乐城。原本我只当看错了这个人,没想到他竟然回来了。我以为他不会回来之后,就吩咐下去,不再管祺玉的事。那些觅食的土狼秃鹰此时围上去,倒是意料之中了。

赵王的意外倒台,使得我原本要在五年至十年之内用上林季的计划不必实施了。不过为子孙计,若是他当了官,总会对我的子孙后辈们有些好处。

按照我之后的计划,我的性命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还怎么庇护我的子孙呢。他现在身世清白,又是举人,在我的掩护下连秦王都不知道他的存在。而且这人心机虽深,本性却不坏,倒是把上好的保护伞。

我这边还在计划,他那边却已经带着祺玉跑了。除了留下了我当年的馈赠,还有西南山区某地的房契地契。我总算知道他那两年干什么去了。原来是找藏身之地去了。想必他自己也找好了后路。

我没教过他什么阴谋诡计,只能说他这个人太敏锐了。早就察觉了危险,察觉了我对他的意图。只是他不知道,我已经放弃了原本的计划。即便他不逃,我也会把他安排到别处,把我的儿子托付给他。让他在那里考进士,做官。从此再不和他联系,以免将来事发,牵扯到他。

我让兰生带着人去追他们,追不追得到,就看天意吧。林季这个人虽有才华,但毕竟是底层出身,没有野心壮志,没有权倾天下的豪情,亦没有为普通百姓谋福利的心愿。我虽然一直推他,他却很难被改变。这次的出走必是已经决断了,那么我强逼也不会有用。

而且,我也拿他当了学生看待。虽然不成器,也不至于用不成,就毁了他。以他的性子不会坏了我的事,我也就没有必要毁了他。

兰生却追到了他。看来他还是想和我谈一谈的。

我却没什么话想说了。只把我的第三子托付给了他。无论将来情形如何,这个孩子应该是能够保全了。希望他能把我教会他的东西都教给我的儿子。但也希望我的儿子不会学得像他一般没有出息,没有大志,年纪轻轻的却只想归隐山林。

之后,我给秦王出了主意,让他派人杀了皇帝派给赵王的几个有名的夫子。本来赵王就性情暴虐,天天咒骂那些管教他的老师。这下谁都认为是他派人干得。皇帝气急了,原本即便对赵王失望,也总有护着自己儿子的心思。这下,在愤怒之中,直接让人把他拿进宫盘问。秦王伏在赵王身边的人又挑唆他,说他母妃已经失宠,此去宫中不会有人帮他说话,必是有去无回,要不就逃,要不干脆就反了。

上一篇:冬日暖风 下一篇:顾惜

阿豆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