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园春(126)

范吹海地位极高,平日里处理国事都很累了,哪有那么多心思去关注一个远在南方的小姑娘,这会儿自然有些讶异,“线装书亦是她所想?”

线装书最初是在南方出现,很快便风行全国,便是范吹海自己都时常赞叹此乃文学上十分重要的一大创举。

“是,听闻那天书院一夫子拿着教案正给她看,她那几日正开始学女红,心中一动便用荷包里的针线将那侧边书页缝了起来,这样便不易散开……”历祯帝兴致勃勃道。

其实,若非这个小姑娘跟他最喜爱的儿子有些关系,历祯帝帝王之尊,那是更没有兴趣去关注一个小姑娘的,但左重回来与他一说,他竟是听得津津有味。

宁博容——根本不知道左重不是刘湛的人,正如左重自己所说,若是他不愿意,四郎,可是指使不动他的,因为左重从头到尾都是皇帝的人。

正因为左重的报告,杨昭仪那才叫倒了大霉,在皇帝面前装了一辈子,到底被剥下了画皮,只是她自己还不知道,历祯帝也暂时按兵不动,未去动她而已。

范吹海已经从历祯帝的话语里听出了几分意向,心中更是有些惊涛骇浪。

他能坐在这个位置当然不是常人,对于历祯帝的了解怕是超过了这世上所有人。

“圣上的意思是,为楚王聘这宁家小娘子为楚王妃?”

“总要先看过一看。”历祯帝笑道。

范吹海垂下眼睑。

前面三王,却是从未有过这样的殊荣,连所娶的妻子都要由历祯帝亲自看过,如此谨慎这般重视。

范吹海尚是第一次发现,帝王之心难测,怕是历祯帝心中属意之人不是如今在朝中火热的颖王和赵王,当然更不是聘汉承侯之长女为妻的黎王,而是这位不露声色从未引人注意的——楚王。

这个发现让他的心中略微颤栗,他很明白,若非历祯帝有意让他发现,自己是绝猜不到的。

帝王的意思很明显,从今往后,他——便是楚王的人。

“好了,岚佑,你也先回去吧,关于北地战事,我们明日再议。”

“是,臣下告退。”

范吹海走出温暖的议政堂,被那冷风一吹,硬是打了个哆嗦,想起帝王略有些精神不济却依旧威严的面容,他轻轻叹了口气。

到得家中,他思索片刻仍是叫来了一个门客,“你给我上云州去,打听一下那万里书院,和书院山长之女宁氏小娘子,越详细越好。”

“是。”

若是……当真要为一国之后,慎重那是必然的。

范吹海想着,却在此时,门房送来一张帖子,他翻开之后,却是又出了一身冷汗。

此为拜帖,落款乃是楚王刘湛。

**

宁博容丝毫不知京城之事,自从《少年说》出,她更是狠狠低调了一阵子,都不大好意思出门去,推了几次刘婉贞的宴会邀约,渐渐的云州的天气也冷了下来。

崔氏此时正在发愁,亲自送客出门之后,皱着眉看向面前的一叠帖子,“都收起来吧。”

正在此时,宁博容跨进门来,笑盈盈道:“阿娘又在烦恼什么?”

崔氏看向亭亭玉立的女儿,笑道:“你呀,那天一曲出了风头,可知道最近阿娘收到多少请帖吗?我家女儿不愁嫁,但若要在云州潞洲两地挑出个十全十美的,却是太难。”

宁博容一僵,“阿娘,你说什么呢!”

“给你挑个如意郎君呀,你翻过年去便十三了,可不能再一年年拖下去,至少要定下来才好。”

宁博容恼道:“阿兄如今都二十有三了还未成亲呢,阿娘怎可整日只想着我!”

崔氏冷哼一声:“就是不能像你阿兄,晚一些定亲什么的,结果呢?还不如早早定下呢!”

“那阿娘也要先将阿兄的亲事定下了再来说我的事!”

崔氏眯了眯眼睛,“你不会当真看上了那楚王吧?”

“没有的事!”宁博容恼羞成怒。

当然是没有的事,只是比较让她心碎的是……比较来比较去,要比出一个比刘湛好的——

实在是有点难度……

作者有话要说:

[1][2]略改编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52·博裕婚期

天气渐渐冷起来,虽然云州地处南方,冬天毕竟还是冬天,待得南方都下了第一场雪,北地的军情却依旧没有多少好转。

大梁的国力是要比宋强一些,但是被称为北地蛮夷的地方却也有了相当强硬的势力,没有了五代十国,北地的骑兵却按照历史的惯例变得十分厉害。

上一篇:七秀/秀色 下一篇:重生末世

SISIMO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