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69)

君闲见钱伯颜瞬间像个干瘪的老头子,也不再逗他,笑着说:“陛下都在宫里的校场吧,我们也去见识见识。”

校场上,几个武官额头冒汗,焦急地盯着场上的一名校尉,那是他们之间最后一个能拿出手的人了。

立在景王身后的卫平疆神色微动,频频望向景王,却见他的视线在禁军中搜寻着什么,并没有注意到自己。

而小皇帝朱厚洵的手已经握成拳,像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最经不起激,最咽不下那口气。正要发怒,却听禁军外围传来一个请命的声音:“陛下,可否让臣试一试?”

朱厚洵扭头一看,发现是那个鲜少出风头的禁军统领张君闲,林子任曾跟他说这人是弄臣,他心中有些迟疑,望向青阶官员所在的地方,却见林子任点点头。他一咬牙:“喏。”

卫平疆见到跪地请命的君闲也是一惊,只见他走到那拿着弓箭面带傲色的兰秀霆面前,含笑接过那把沉沉的弓箭。

君闲拿到弓,眼色便渐渐变了,他用弓箭要过不少人的命,如今要做戏给人看,却是有些不甘。这样的好弓,用在这些事情上,实在可惜了……

他心中叹息,轻轻拉弦,弓如满月,箭如流星,却并没有飞向远处的靶子,反倒有些疲弱之象。

在兰秀霆要开口嘲笑,朱厚洵等人大失所望时,他慢腾腾地道:“对不住,我大病初愈,使箭时失了准头。”

手上却没有慢,再度拉弓。羽箭破空,竟急急追向那刚飞出的箭,将它破成两半,那箭矢也没入石地里,只余白羽露在外头。

君闲放下弓,淡淡说:“让大家见笑了。”

满场皆静。

兰秀霆不敢置信地瞪大眼,能拉开这弓的人就已经少见了。这家伙的第二箭才真正惊人,那竟是——追箭之箭!

在场的文官还没什么,武官都已经试过那把弓,脸上皆是骇然之色。小皇帝哪会看不懂他们的脸色,心中欢喜,首先鼓掌叫好:“张卿实乃国之栋梁!”

百官也醒悟过来,个个都对君闲赞誉有加,直把他夸得像后羿再世。

君闲毫不含糊地接下这些奉承,瞧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的兰秀霆,微微笑着说:“我也不好献丑了,不如我就从我临朝年轻的儿郎里挑一个出来试试吧!”

听到这句话,景王身后的卫平疆心中一跳,霍然抬头。

君闲也看到那少年如火的眼神,知他对辽国鞑子最是怨恨,便道:“景王殿下,能否借你身后的近卫一用?”

景王还未点头,卫平疆已经走了出来,跃入场中拿起那把弓,手微微颤抖,明亮的目光却越发沉着,连呼吸都平和无比,箭矢呼啸而出!

那边的尉官打出旗号,正中靶心!

君闲神色不变,缓缓问道:“用靶子实在无趣,使君可要下场策马走一圈,让我们试箭?”

兰秀霆面如死灰,想不到这在辽国无人能拉开的弓,临朝居然有两个人运用自如。原打算用这弓来挫挫临朝的威风,好为接下来的求和找些底气,没想到竟造成这种局面。

君闲凝着兰秀霆,将他的心思看得一清二楚,侧身冷笑警告:“求和就要有个求和的样子,真当我临朝无人吗?”

全胜的开局让满朝文武皆欢欣无比,兰秀霆窥得临朝的实力,定下和约时许多要求都未敢提,反倒是让景王跟其他官员追加了不少款项,例如每年为临朝提供优质战马、边境百里内不得驻军过万等,为期百年,史称“百年和约”。这合约让兰秀霆回辽后彻底失去了上位者的眷爱,比惨败而归的兰秀龙还凄惨。

卷四 终卷

第36章 科举忙

草长莺飞,正是考生入贡院的时候,往来的士子都带着些兴奋莫名。这可是朱厚洵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朱厚洵如今在朝中根基尚不稳,想必会通过这次科举选用贤才。

青年公子玉冠束发,闲散地踱步街头,含笑望着脸上带着莫名兴奋的士子们,他身后跟着个长相讨喜的少年,约莫十六七岁。他亦步亦趋地跟着那青年公子,不安分的脑袋左顾右盼,口中不满地问道:“喂,张黑心,你不是说卫兄会过来的吗?怎么不见人影?”

他这样喊这青年公子也是有缘故的,上次他问这家伙怎么起名字叫张俊,这家伙来了句:这才对得起名副其实这词儿。他拿这厚颜无耻的家伙没办法,只能给他起个更名副其实的名字:黑心。

这也怪不得他满心怨气。当初他听说这家伙跟景王身边的卫平疆一箭震慑辽国来使,冒着被他老爹徐东华徐大司马大卸八块的危险前去拜访。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