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77)

语调平缓而沉重地吩咐完,君闲眨眨眼,笑着说:“唐越快来看看,钱副统领这副表情像不像许武那愣头青听他说话时的样子?”

钱伯颜:“……”

唐越从窗外探出头来,端详呆滞的钱伯颜半天,大点其头:“像啊,像极了!许武!你敢偷袭!”他哎哟地痛呼一声又一溜烟地消失在窗口。

禁军里那群小子都认得他们两个,纷纷避让,乐得看好戏。仿佛又回到幼军刚刚拔营常山那时候,平日里斗得你死我活,回头又能生死相托。

皇帝选秀女,民间嫁娶自然停了,朱厚洵心中高兴,一时也将为景王娶妃的事情抛诸脑后。

景王掌宗正之位,自然要主持这次秀女遴选。朱厚洵下了朝就拉他远远地坐在水榭里看着风姿各异的秀女们,前些日子的不安似乎一扫而空。

偏偏有人似乎见不得他心安,日日转悠到他们跟前。从前可不见这家伙这么勤快……朱厚洵冷哼一声,有意忽视那日日在水榭外献殷勤的禁军统领,笑得亲昵可爱,朗声跟景王说话:“皇叔,这秀女中你说哪个好?”

景王以为他拿不定主意,温言指点:“言老丞相的孙女乃大家之女,言行举止颇有母仪天下之态,许太常的幼女温婉可人,林状元之妹品貌上佳,也是不错的人选。还有……”

朱厚洵知他误会了,直截了当地问道:“皇叔最喜欢哪一个?朕今天就帮皇叔赐婚……”

景王脸色一沉,“陛下,遴选秀女期间一切婚嫁皆要延止,此事莫要再提。”

朱厚洵恼怒地道:“难怪上次徐大司马的小儿子在宫宴时说皇叔是木头,皇叔是朕的亲皇叔,又是当朝摄政王,谁敢嚼舌根!”心里还有句话没说出来:难道皇叔你真的还记挂着那大逆不道的张君闲。

想到此处,他微微握拳,想起林子任的交代,压低嗓子试探地问:“皇叔,你真的有办法将那小人调出帝京吗?”

景王凝着远处那逗弄着卫平疆的身影,眸色沉沉,“当然有。”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奏折,那是蕲州州令快马送来的。

下头见这段时间朱厚洵忙着大婚的事,就先将奏折递给摄政王过目。朱厚洵经林子任示意,也乐得让景王插手这些无关紧要政务,好让他更向着自己。

朱厚洵一看,便惊讶得张开嘴:“奕江决堤……”

“没错,百年卫堤,早过了百年。今春又大雨,再者,由利州开掘的运河经罗州、丰州注入奕江,平白加重了两岸的压力,蕲州江段历来凶险,这次决堤也在意料之中。”景王温声道:“陛下心善,可在早朝时提议亲自前往蕲州。百官必然必会以陛下大婚在即为由劝陛下收回成命,这样陛下就可以请小部分禁军押送赈灾粮食,令有分量的近臣前往安抚,而如此大灾大难,民众难免暴动……”

微风拂来,吹去了水榭间的低语,秀女们笑声似乎更引人注目。水榭外的君闲也觉那美人分外赏心悦目,大饱眼福之余,伸手拍拍卫平疆的头,笑着吩咐:“无论如何都要护着景……景王殿下……”

第40章 谁与共

次日早朝,蕲州水难的消息在早朝时炸开了锅,朱厚洵果然提出亲自前去抚慰蕲州民众。

御史大夫首先直言劝谏:“千金之子不坐垂堂,陛下还请三思!”

蔡老御史手下的言官们也纷纷进言,朱厚洵脸上的坚决没有少半分。最后还是郎中令蔡子言朗声建议:“陛下可交由身边近臣代劳,想必蕲州百姓能明白陛下的心意。”

朝臣都当朱厚洵是少年心性,哄孩子般齐声道:“臣附议。”

待下边声潮过半,朱厚洵这才有些动摇:“诸卿所言有理,朕就令少府张俊代朕去这一趟,赈灾银由禁军抽调百名精英护送。”

原想自请前去的官员心中大骂这张君闲真乃弄臣,一提近臣,朱厚洵想到的便是他。

不过他是少府,掌管着皇帝的内帑,既然是朱厚洵出资赈灾,算算也是应当的。想到这大好的差使就到了张君闲的手上了,众人在心底冷啐一声,却不得不俯首说:“陛下英明。”

见附和之声占了多数,朱厚洵朝立在御阶之下,百官之前的摄政王,笑得露出两个酒窝,幸而没几个人敢直视天颜,是以无人发现他这过分可爱的笑容。

德安公公见时辰不早,用尖细的嗓门喊道:“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此时朝上一直眼观鼻鼻观心的大司马徐东华忽然上前一步,“臣有本要奏。”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