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庸臣(8)

景桓面有得色:“当然,本王叫李桓,你叫张俊,如何?”

我说:“总比张三李四好。”

被我如此戏谑,景桓挑眉正欲发作,夫子们已经走了进来。我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景桓也拿我没办法。

等听完夫子的课,我便跟夫子们请辞。夫子们有话跟景桓说,一时也管不了我,我出门就往武侯府的方向纵马而去,总算逃过大难。

风在耳边呼啸,我不禁思索起几日来的事情。这些时日景桓实在反常,难道是最近才露面的青衣人发现了什么,才引起景桓的疑心?

不过我自认坦坦荡荡,没有什么对不住景桓的地方。我习字读书刻苦不比一般士子少,骑射功夫也时刻不敢落下,比寻常子弟好上几分,也没什么值得惊奇的。

想着许多事情,我心不在焉地栓了马,往前厅走去。正是午膳的时候,我若不赶回来,爹娘不知又要担心多久了。

爹跟韩叔已经入座,娘还在吩咐下人张罗着,见我回来顿时喜笑颜开,“阿儿,坐下吃饭吧。”

爹却沉下脸:“我吩咐你跟着韩叔,你又去景王那做什么!”

韩叔笑着打圆场,我想了想,半真半假地说:“爹,殿下叫我去王府跟他一起念书,爹也知道连沈老先生都在王府里,我就是听爹说他学问极好,才跟着去旁听的。”

爹的神色稍缓,但还是有些疑心,我仔细说了些夫子教的东西,总算敷衍了过去。只不过娘又开始打听我拜了几个夫子,要给夫子们准备束脩。

爹挥挥手阻止娘忙活:“君闲只是去旁听,人家老先生想不想收他当弟子还是另一回事,你就别张罗了。”

我心里大赞老爹英明,自讨没趣的事我一向是不愿做的。

不料爹又转头对我说:“城中各处你都了解,等下你领韩叔在城里走走,别失了晚辈的礼数。若有机会,就带韩叔去拜访赵将军,他们也许久没见了。”

爹不喜出游,更不结交权贵。赵大将军跟爹虽然是同窗,却已经几年未见,爹避嫌避得可真够彻底。

我就不同了,再怎么胡闹旁人都已经惯了。

我点头应了,爹又去忙武试的事情。他这个闲散侯爷之所以会捞到这重要差使,根本是朝中新老朝臣矛盾日益尖锐,必须找个信得过,又不偏帮任何一方的人来主持大局。

我带韩叔去挑了匹好马,刚想出门,立刻听到元宝来报,景桓又在门口等着。

我不由感叹景桓比我还闲,跟韩叔先后步出侯府,果然见到了景桓。

见景桓探寻的目光望向韩叔,我将爹跟我说的都告诉了他。虽然我也不清楚韩叔的身份,但看到景桓眼底的了然,我便不再多说,提议道:“殿下,不如我们去武生的落脚处逛一圈吧。”

景桓虽然诧异我今天的主动,却还是应了。他大概也想到了,既然在决定春闱这事儿插上一脚,结识儒生的机会就有的是,那些武生倒是要去会一会的。

我对那些武生没什么兴趣,我只是盘算着赵大将军这爱武成痴的武人也会去,巧遇总没有特意拜访引人注目。

有武人的地方总是比较热闹,我们远远就听到那里传来的哄闹声。我跟景桓对视一眼,翻身下马,吩咐营前的老翁帮忙照看。

越走越近,韩叔的神情似乎有了点变化,他目光如炬,周遭的气息翻腾如海,站在他身旁的我险险有些经受不住。

景桓也有些惊骇,我们莫名地相望,只听远处有人朗声大笑:“那边的朋友,有没有兴致上来比一比?”

原来前方有人摆了擂台,原本还很热闹的台上在我们靠近后,竟只剩一人孑然而立,浑身透着一股睥睨天下的张狂,他拔剑笑言:“赵砺在此。”

韩叔翻腾的气息一下子敛去,宛如敛住锋芒的利剑,只余清平如水的笑容:“韩渊在此。”

第5章 春闱(中)

赵砺,韩渊。

我隐隐见到赵砺朝这边微微笑,虽然相貌凶狠粗犷好看不起来,但却是善意的,便稍稍落于景桓半步之后,悄然退出武生营。景桓眉头微皱,手捻着袖口的绣纹沉思着。

赵砺自然是赵大将军,平日里人人都恭敬地称他为将军,这名字倒是鲜为人知了。

正想着,景桓已招呼我上马,武生营不远处有猎场,既然韩叔那边没我们什么事了,我们也该自己找乐子。

春日是不许狩猎的,我跟景桓都没有带弓箭,本来到这边也只是溜溜马。

我们都没想到,居然在猎场遇见蔡子言。难得的是,他那群拍马吹牛的猪朋狗友没跟在他后边,他一个人骑马背箭,远远听得嗖地一声,明显射中了猎物。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