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唐(162)

兄弟俩都没再说话。

这时太医那边送了药过来。

李二陛下这病来得急,可把随行的太医都吓坏了,端药上前的手都差点要抖起来。

李元婴这会儿已经对李二陛下的情况了然于胸,反倒镇定下来,直接拦下其他人取过药尝了一口。送到御前的药当然已经让人试过了,肯定不会有毒,李元婴只是怕御医用了和李二陛下病情相冲、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材。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系统扫描那么全面。

李元婴也不嫌苦,砸吧着嘴仔细琢磨了一会,大致能分析出这碗汤药里都用了什么。等断定这玩意虽没什么大用处,却也不会有害处,他才亲自将药端给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看在眼里,没说什么,一口将药饮尽。

李元婴又麻利地往李二陛下嘴边递了颗糖。

这糖是系统连着李二陛下的健康报告一起给他的,说是里面裹着药,吃了对李二陛下身体有好处,不说延年益寿,至少能让李二陛下旧疾复发时不那么痛苦。

糖只此一颗,没法让别人先试,李元婴只能努力游说李二陛下:“药苦得很,皇兄你吃颗糖,这糖可甜可甜了,吃完马上就不苦!”

李二陛下看了眼左右欲言又止的神色,又看了眼李元婴手里拿着的糖,最终还是张嘴把李元婴送到他嘴边的糖吃了下去。

一颗糖而已,吃了就吃了,没什么大不了。他登基后哪怕是儿女送来的食物也得经过一重重检验才能入口,这皇帝当得确实挺累,破例一次也无妨。

李元婴高兴不已。

当天傍晚,李二陛下身体就好多了。他到兕子她们面前露了个脸,和她们一起用了晚膳,饭后又宣召了房玄龄他们,告诉他们自己身体已无恙,让所有人都睡个安心觉。

既然李二陛下病愈,第二日一早就要讨论襄城宫和阎立德该如何处置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皇兄,如果你有什么不要的地方,不要的人,都可以给我!(搓手手)

李二陛下:滚!

第74章

襄城宫这事,阎立德需要负主要责任。

问题在于阎立德家世不一般。

阎立德的长女乃是李泰的王妃,所以阎立德算起来和李二陛下还是亲家;他的另一个女儿又嫁给朝中要臣唐俭的儿子,唐俭当年有从龙之功,从太原起兵之日起就参与谋划,妻子是北魏皇族元氏女不说,另一个儿子还尚了李二陛下家的公主!

简单来说,无论这关系怎么绕,阎立德和李二陛下都算是亲戚。

更何况阎家也算是个不小的世家大族。

李二陛下想到阎立德乃是李泰的岳父,便想从轻发落,先罢了他现在的官职,等过了这个风头再安排他gān别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真要不处置,不仅言官们不会放过阎立德,他自己也气不顺。

至于这襄城宫李二陛下是不可能再用来避暑的了,可砸了那么多钱进去,白白放着怕是要被人喷的。

李二陛下寻魏征他们过来商量。

李二陛下刚病过一场,魏征还是很给他面子的,难得没有喷他。魏征认为既然襄城宫住不得人,那么把要紧的地方拆一拆,剩下的分赐百姓,暂且当这行宫没建过好了。

房玄龄几人也没什么好办法,都已经劳民伤财过了,想再劝阻也没办法了。只能庆幸这行宫只造了大半年,规模不算大,费的钱不算多。要是李二陛下是个喜奢豪的,那才叫让人肉疼!

李二陛下这边商讨完襄城宫的处理方案,没立刻吩咐下去。

且不说现在地里有活要gān,就是有富余人手李二陛下也不会叫人马上把襄城宫分拆了,真要马上拆掉,李二陛下感觉自己走到哪都会被人嘲笑:刚建好又拆,你这皇帝是不是傻子?

李元婴知道李二陛下又jīng神百倍和他的大伙伴们聊政务去了,没再去烦着李二陛下,他揣着高僧们的推荐信,准备在洛阳组织个论禅茶会。

洛阳之中也名寺众多,僧侣数目相当可观,根据李元婴的了解,僧侣和道士也都属于不须缴纳赋税的行列。既是这样,放任他们每天在寺庙里念经哪行?光是顾着自己修行,不能造福他人,算不得普渡众生!

李元婴叫戴亭把自己的正经行头拿出来,顶着大热天溜达去约定地点与高僧们会面。他今日还特地让小宫女取了红砂,往他额心点了一点,瞧起来颇有几分宝象,明明还是很有矜贵小王爷的样子,却又莫名透出一种让人很想亲近的气质。

李治看到他这打扮都惊呆了。

李治问:“去见几个和尚,你还需要穿成这样吗?你不觉得热?”

李元婴有随行的帮着打伞扇风,倒是不觉得热。他说道:“外头不都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我得先把他们唬住,才好和他们聊,这叫向佛祖学习。”在长安时他有欧阳询引荐,才能轻松忽悠动那么多高人,现在他只带着轻飘飘的几封信来洛阳,得重视起来啊!

春溪笛晓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