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辣椒(206)

村里的人越来越喜欢到顺儿和绣房来打扰了,好在顺儿也不在意他们多学什么,顺儿绣的精致的刺绣,村里的妇女学不会,但是绣丝绒还是可以的。家来的孩子甚至也被家长据在家里,每天练习一个小时的打字,这才可以回去。

顺儿想着村里的孩子也少,就干脆人村里开一个幼儿园,每天早上,孩子们七点到学校就可以了,中午有村里的食堂给饭吃,早上吃粥、素包子还有一个鸡蛋。中午有肉丁吃,晚上回家吃。这可给村里给人

尤其是大姨于桂珍,帮的最多,比较于桂荣家里还要陈钢要照顾呢!现在最闲的就是于桂珍。所以杜海明张罗着木材砖瓦水泥钢筋之类的东西。顺儿还特意给父母和大姨家的房子都画了设计图。

其实于桂荣和于桂荣早就羡慕顺儿家了,夏天有浴室,冬天洗澡烧水也非常的方便。这不,顺儿给父母盖了六间的大瓦房,两件卧室,一间大厅。大厅后边是厨房和锅炉房。仓库盖在了正房的边上,一个一间半的,矮一点的房子。

给大姨家的房子也是这样,常金库考的不错,到省里上大专了,于桂珍总算是没有白费心思,不过常金库这次考上了大学,也让常家多了另外一件喜事,于桂珍终于松口了,同意和大姨夫复婚,这个消息可真是太大了,又重新领了结婚证,还请了大家喝酒,这事就算这么定了,不过于桂珍不想搬过去跟大姨夫上任,她有了自己的家,还是新房子,怎么舍得走。大姨夫也是这个意思,没准儿还会掉回来呢!

这才盖房子,陈林则夫妇手里可真是没什么钱了,只拿了三百块钱,剩下的钱,都是陈德水掏的。于桂珍则是自己掏了一半,另外一半儿,顺儿说是要报答她给看孩子,所以给出了,于桂珍想了想也就收下了。

于桂珍想的多,开口问顺儿,担心老舅心里有想法,因为现在就老舅没新房子了。而且现在他在粮库干的也不好。不过晚上的时候,顺儿听杜海明说了一个好消息,莲花已经没事了,想就快就可以接她了,到时候也全家都去南方溜达看看。

☆、第113章 噩梦

杜海明特意把信给了顺儿看了,果然,上面说莲花恢复的非常好,不过,走动起来,h还是有点问题的,需要平时多多的锻炼。大夫已经把怎样锻炼的注意事项都写下来了。想想现在莲花也两岁多了,虚岁算三岁了。再看看比他小几个月的小土豆,现在整天乱跑。顺儿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咱们家小土豆叫杜欣吧!那莲花呢?还有,这将来上户口怎么说,真的就是咱们的孩子了吗?”

养子终究是养子,顺儿不在意,但是别人将来早晚会告诉他的,这些当长辈的不说,似乎也不好。

杜海明想了想,“小土豆叫杜欣,不错,那莲花就叫天赐吧!”

顺儿:……一听就是个孤儿的名字,不过也没啥不好的。

过了秋天,地里的庄稼都收好了,打完了,粮食也都盖交的交,该卖的卖。各家都有了不少的收入。当这个时候,杜海明提出要带着媳妇去接人,并且还乐意带家人顺便去溜达一圈的时候,陈家的人可都沸腾了。

陈林则两口子是要去的,他们要去看看大梅,于桂珍也想去,但是常福不能去,还得上班,她也就不去了,准备在家带孩子。于德成是要去的,他早就想去了,而冯敏刚生了小女儿,就去不了,正好在家带孩子。陈德水和秋氏可是乐坏了,他们的老家都在南方,都想回那边看一眼啊!

秋氏得了信,就给自己的妹妹去信,看看妹妹想不想去,如果想去的话,赶紧捎个信儿过来,大家好商量日子启程。

顺儿要走,三个孩子就交给了大姨和小舅余理和张真真,张真真生了个女儿佳佳,刚刚一岁,这一次余理不能去,正好可以让他们帮着看孩子。

秋氏邀请了自己的妹妹,陈德水也想起自己的老哥们了,赶紧让人去拍电报,说是问问张家老哥想不想去溜达,吃喝他管。

等到大家都回信了,顺儿算了算,一共有十一个人,这也不算少了。不过大家一起去旅游,也不错。

在东北,现在都已经开始穿绒衣绒裤了。这一要到南方去,需要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为了减少行礼,杜海明和顺儿让大家在绒衣里面穿上衬衫,衬衫里再套上线衣。要到的饭盒和水壶也少不了。顺儿考虑到老人,给几个老人家带的药品也不少。因为要出去玩儿,路途上用在车上的时间还不少,顺儿还特意把家里的小录音机带上了,还带了照相机,这是彩色的照相机,不过没有胶卷了,上次杜海明买了照相机,就带回来很少的胶卷,都用完了,这一次带上照相机,然后到省城去买就可以了。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想着出一趟门,看看风景,当然要用照片记录下来了。回来也好能经常回味一番,当然,也可以跟身边的人显摆一下。

上一篇:温柔小传 下一篇:穿越不是电视剧

岳小妞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