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娱乐圈之我是传奇/黄金黎明(79)

……

当时,我刚重生的时候只觉得冯伽利略给我起的这个名字太奇怪,活像个实验室制造的玩偶的编码,我想要换一个名字来着,不过后来一忙,又神是鬼差的进了娱乐圈,大家慢慢知道了我的这个名字,我就把到派出所改名字的事给忘了。

今天被老江一问,我连忙点头,“是,是中文名字。我妈很喜欢雕牌洗衣皂,所以就按照纳爱斯集团原先给那个洗衣粉起的名字来给我起了个名字。”

“哦。”江景天又自己看了看手中的卡片,“艾丽丝可了不起,你今年才19岁,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在戏剧学院系统学习过,却是ET公司重头大戏的第一女主角,你觉得自己很幸运吗?”

我,“还好吧,……”

如果我上辈子没有被饿死(当然,也可以说我好像似乎大概也许是开车撞山死掉的),我现在应该是个不出名的写手,或者是一个三无海归(无境外资本、无海外国籍、无境外工作经验),和做一个小艺人相比,还真说不上哪个比较幸运一些。

江景天看了我一眼,“我想,观众喜欢你在剧中的表现,不过大家想知道,你在镜头之外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有什么爱好?”

我老实巴交的说,“哦,平时在家我喜欢听古典音乐,还喜欢读W.Shakespeare。”

忽然,我忽然有一种灵异的感觉,似乎周围的气氛不太对劲。

江景天忽然向前探头,似乎没有听到,他问,“喜欢什么?”

旁边也不知道是谁,一个类似背景的声音,来了一句‘莎士比亚’。

摄影棚中的温度似乎降了5度。

江景天忽然后背靠在沙发上,抱着手臂看着我问,“喜欢莎翁的什么,那种史诗般的悲剧吗?”

“不是。”我摇头,“我喜欢他写的喜剧。”

老江的表情像是灵魂在剧烈颤抖,似乎‘他写过喜剧吗’这个问题脱口而出,却被他活生生压了回去,然后问了一句,“读过哪一部?”

我,“在学校的时候我演过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我看了看他,好像不太懂,于是加上了一句,“仲夏夜之梦”

老江,“你演主角?”

我,“不是,我演那个驴子。”

老江,“还有呢?”

我,“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他盯着我,一秒,两秒,三秒,……,他忽然说,“咱们能不这么说话吗?说中文就是中文,别在中文里面夹杂着英文,这样很不好,给我们一种你很端着,你很装的感觉。”

我很纳罕,“没有啊,我也没有端着,也没有装啊。我说英文是想要更加精准的表达信息而已。

我知道英文的localization很重要,可是因为整个华语地区的组成很复杂,现在,一个地区一个语言习惯,一个翻译,各自为政,不要说导致了我们中国人跟老外交流多加了一层的困难,就是整个华语区都因为翻译不同而平添了很多麻烦。

比如说,张爱玲写的‘热油滴滴的麦分’,我在她老人家辞世之后很多年才弄清楚了,原来她说的东西就是Muffin,我们又叫松糕;我一直以为《指环王》、《魔戒》和《铁圈儿》是三个不同的电影,其实它们都是《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中文翻译;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优格’是一种润滑油,其实我错了,它是台湾地区对于yogurt也就是酸奶的音译;至于‘女神卡卡’这个好像槟榔西施一般的花名其实就是lady gaga的翻译,天知道‘女神’对lady是怎么对出来的;‘脸书’这么像一部日本恐怖片的东西其实就是Facebook……至于《IP Man》这个好像IT 和 Superman 混血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代宗师《叶问》;很多人在Apple 的Steve Jobs病逝之后,一直以为他们公司一夜之间死了‘乔布斯’和‘贾伯斯’两个人,其实这两个名字都是Jobs的音译;如果不是另外查资料,您能想象的到《雪姑七友》这个囧到二姥姥家的名字其实就是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吗?”

“看!”

我一摊手,“本来不同语言之间交流就已经很困难了,而翻译则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另外增加了障碍。有些英文词,让它们保留原文比较好,这样不容易产生歧义。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合家欢乐,龙年大吉!!

27

27、27 ...

摄影棚里面死一样的安静。

我甚至听到了摄影机转动,和炽热的灯光劈头砸下的声音。

从后台控制室飘过一个不高也不低的声音,——“景天,没事儿,你们随便说,录完了我们选择性剪辑就成了。”

姬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