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算命,不好惹[穿书](417)

这混乱的场面没有持续太久,城楼上匆匆走出几名身边盔甲的男子。其中为首的那位四五十岁年纪,面色黝黑,脸孔方正,留着两撇髭须,陆屿扫了一眼,倒认得这人应该是京都兵马指挥司的都指挥使甄翎。

上午的阳光刺眼,照在城楼上,使他脸上的表情也有点模糊不清,陆屿骑在马上,微微眯起眼睛,仰头打量对方。

甄翎呵斥道:“淮王殿下,不过是令尔等稍晚进城,你便强行破门,意欲率兵而入,是何道理,难道真想造反不成?”

陆屿没吭声,尚骁在旁边同样高声道:“甄指挥使,我等凯旋而归,殿下和众将士一路鞍马劳顿,何以不能入城?更何况方才我与人交涉之时,你并未露面,现在城门已破才出来说这么两句场面话,又是何意思?”

甄翎站在城楼上,冷冷地说:“近日逆贼作乱,本官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才会下令关闭城门。职责所在,若是淮王一意孤行,那就休怪我下令。放箭了!”

陆屿听到这里,忽然笑了一声。

双方距离极远,甄翎和尚骁都是运足了内力高声说话,他听不见对方这声笑,然而远远看去,却见淮王一双丹凤眼眯了起来,似笑非笑地挑起唇角,眼底带着一片毫不掩饰的杀气。

他一怔,只见淮王已经再次举起长弓,将一支箭搭上,正正对准了自己。

经过方才射断铁链的那两箭,谁也不敢再怀疑他的能力,甄翎乍然看见陆屿这个动作,声音一噎,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仓促间正要后退,陆屿已是手指一松——

长箭顿时顺着甄翎右眼灌脑而入,他面上尚存惊慌,身子已经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城墙上其余的人顿时大哗,不开城门本来是刻意刁难拖延,大家都知道实际上淮王并没有造反的意思,这才敢咄咄逼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殿下竟然狠辣至此,一言不合,说杀就杀!

并且他还不用费事,直接自己动手,一箭一个准。

陆屿高声道:“甄翎百般阻挠本王入城,必是心虚,现在本王怀疑城中有反贼作乱,欲入宫勤王,若再有阻拦者,同样视同谋反!”

他扬手一挥,气势如虹:“大门已开,随本王入城!”

陆屿说完之后,直接一马当先,打头而入,后面的将士喊杀震天,也随着他冲了进去。

甄翎原本也准备了箭阵阻挡,但是此时他人都已经躺在地上了,陆屿的几次出手又太过让人震骇,城楼上乱作一团,也没人做主,错失良机,也就让他一鼓作气冲了进去。

陆屿素日里的行事风格也没有这样直接狠辣,这回是真的急了,他冲进城里没过多久,侧面已经有追兵围了过来,陆屿心里面惦记着白亦陵他们那边,也无心应战,只是随便招架了几下,就心急火燎地往宫里冲。

结果冤家路窄,他这边还没有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迎面就看见陆启也领着一队兵马冲了过来。

情敌相见,分外眼红,特别是在这种大家的心情都不怎么好的情况下。

要不是看到他的方向好像是从宫中出来,有点担心陆启这个不要脸的会将白亦陵带走,陆屿绝对不会停下脚步。

他询问对方:“皇叔领兵而来,这是要做什么?”

陆启低声道:“陆翰谋反,接应你进城。”

陆屿看他的眼神如同看着从西方升起来的太阳,陆翰谋反的事情他进来的时候已经知道了,但是陆启出来接应他却像是天方夜谭:“那可真是劳动皇叔了。”

虽然心里面惊讶,但陆屿没时间耽搁,只说了这么一句就要走,却听陆启冷笑道:“我做这点事也不算什么,比起为了不让你受连累自己认罪那个,还差的远呢!”

陆屿心中一跳,知道他说的肯定是白亦陵,一下子转过身来,沉声道:“什么顶罪?话说清楚!”

陆启心里也是一股郁气,想他惦记着造反那么多年,现在被别人抢先了也就算了,还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披荆斩棘地从宫中出来接应陆屿,跟他合作——这他妈都叫什么事!

他没好气地说:“京中传言高归烈被人刺杀是出于你的授意,由此推断赫赫一事更是出于你自导自演。你的手下为了澄清这流言,去牢里逼他认罪,你问我?”

陆屿大吃一惊,也顾不上跟陆启较劲,说话的时候声音都变了:“这是哪天的事?那他现在怎么样了,在什么地方?有没有受伤——你快说话啊!”

陆启淡淡地说:“先前被关进大理寺,是戴沥亲自与他说的,你不信就自己去问。至于现在,怕是在宫中,也未必想见你。”

陆屿心烦意乱,乍听见陆启这么一说,虽然觉得他的话或许有所夸张,但肯定总不是凭空编出来的,顿时整个人都慌了,也没法仔细判断真假。

醉又何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