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算命,不好惹[穿书](528)

但不知道为什么,生死之间走几遭,她忽然觉得自己像个堂堂正正的人了。

以前自怜自艾,怨天尤人,觉得命不好,自觉主动地将自己放到弱者的地位上,再去哀叹抱怨,为什么所有的人,独独是她这样倒霉,这样悲惨,活的这样不开心。

可微妙的是,在这种时刻,她忽然想起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兄弟。周高怀从小劈柴挑水,到了冬天连想要一件新棉衣都成了奢望,白亦陵更是被送到暗卫所去,吃尽苦头,而她和盛季的命运却因此而改变。

这样的绝望,他们一定也曾经经历过,那个时候,他们会是怎样想的?是不是也会对前进的道路迷茫,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产生踌躇,痛恨命运的不公以及自我的无力……然后,一点点熬过最令人痛苦的岁月。

或许每个人都觉得世事不公,但偏偏最大的公平就在于,每个人,无论何等身份何等地位,都无法避免的拥有喜悦或者痛苦;会觉得自己“很倒霉,命不好,做什么都不行”——所以什么都不敢做。

直到不管不顾地扑出去那一刻,她的恐惧、、自卑、自傲,忽然一下子都不见了。

盛栎这番曲折心事,白亦陵无从得知,他的细心从来都用不到别人的小情绪上面,见两个人没什么事,便松了口气站起身。转身的时候,陆屿刚刚派出去追陆启那些船的人也已经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个世界上终究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缺点的普通人要多一些,大家喜不喜欢盛栎这个人都没关系。但是希望每个迷茫过的女孩子,都能够发现自己的好、自己的幸福,活的开心一点,你会看见窗外有春风。

第152章 狐狸军团

白亦陵走过去,正好看见禀报的人在陆屿面前跪着,便问道:“没追上吗?”

那人一脸羞愧,只道:“请陛下恕罪,请郡王恕罪。”

陆屿道:“起身吧。跑了就跑了,让他去跟桑弘显汇合,正好一网打尽。”

白亦陵听陆屿的口气,估量他是一早就打了这个主意,不由看了陆屿一眼,耳边听到那小将说道:“陛下英明,只是臣恐……一旦幽州生乱,只怕赫赫趁虚而入,一路南下。”

陆屿的唇角一提,并未解释,只说道:“赫赫那边不用担心。倒是临漳王那边,纵使贵为皇亲,闯出这么大的祸事来,不动他跟天下也都交代不过去了。”

他语气中的杀机已经不用遮掩,那名小将心中不由漫起一股寒意,低头称是,不敢再行多言。

仪光二年春,临漳王连同幽州王之子助义侯谋反,事败后助义侯被俘,临漳王从水路逃往幽州,幽州王正式起兵。

朝中臣子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出兵进击,另一派则认为赫赫虎视眈眈,幽州作为中原屏障,不可轻失,朝廷刚刚经历过两次变乱,应当暂时以安抚为主。

对于这样的意见,陆屿选择直接把提议安抚的人痛骂了一顿,并派大司马周恭、将军穆信领军突入,借道赫赫,直捣幽州两侧。

赫赫与晋国交兵多年,虽然目前关系有所缓和,但从中借道,却仍是众人所不敢想的。众位臣子正因为皇上的决议而感到惊诧无比的时候,却传来了赫赫再一次易主的消息。

据可靠线报,原本没有后人的赫赫已故大君高其鲁,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了一个儿子,偏生还得到了高其鲁众旧部的支持,再次兴兵夺权。

原本的大君高元达在王位上屁股还没坐热,就被人给拉了下来。新登位者与之前数位统治者的态度截然相反,第一时间派出使者来向晋国示好,并很痛快同意了陆屿让手下将领借道的要求。

在他同意的国书发出时,陆启提前派出去的将领也恰好已经到达了赫赫同大晋两国之间的边界,这样一来,之前还提出异议的大臣们才意识到,其实这一切陛下都已经提前布置好了,顿时敬畏者有之,欣悦者有之,再不敢多加质疑。

仪光二年秋,周恭、穆信两位将领率领晋国大军翻山越岭,从赫赫取道,直袭幽州,斩杀了幽州王数位得力属下,占领幽州阳城、青陇两处要地。

桑弘显原本自负骁勇善战,精通兵法,却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震惊的同时也只能匆匆后撤,加紧攻打与幽州一带相邻的瓦格城,作为后方补给的根据地。

瓦格城的守将武大述、谢玺领兵顽抗,陆屿勒令全城上下死守不出的同时,终于做出了御驾亲征的决定,广陵郡王作为副将随行。

白亦陵在此之前并非没有去过战场,但是多是为了刺探情报,执行暗杀等,作为副将领军还是头一回。他临走之前分别被家里上上下下好一阵唠叨,陆茉又大包小包地给白亦陵装了不少东西,简直就像搬家似的。幸好他身份特殊,若是个普通的小兵,恐怕就要被军队轰出去了。

醉又何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