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算命,不好惹[穿书](92)

沣水邪渡所针对的主要就是皇室成员,临漳王、淮王均身上中箭,受伤不轻,四皇子甚至到目前为止还下落不明,更有传言说不少人看见他同乱党勾结在了一起,贵妃已经自请禁足待罪。

——可以说这件事不光是凶险,还发生的太过于敏感。

皇上那边怀疑临漳王自导自演,再嫁祸给易王,临漳王手底下的谋士却又猜疑是皇上想要除掉这个弟弟很久了,所以才会借着邪教的名义袭击梅园。

双方猜忌已久,势力错杂,本来就是维持着一个微妙的平衡,这样一来,沣水邪渡的人突然攻击梅园的契机和理由,变成了整件事情的调查关键。龙颜大怒,责令泽安卫北巡检司和刑部联合调查此事,国师从旁协助。

白亦陵奉诏进宫,和已经鬓发花白的刑部尚书龚益同往勤政殿下面圣,他们进去的时候,作为国师的韩先生已经到了,看起来倒是毫发无损,只是气色略差,其他几位亲王也都穿着朝服坐在一边,其中陆启陆屿都在,陆协仍旧未归。

皇上正在同陆启说话,两人一个和颜悦色面带关切,一个恭恭敬敬满目感激,皇家塑料兄弟情表演的十分投入,白亦陵和龚尚书一起垂下目光,由小太监引着,悄无声息地站到一边。

勤政殿里燃着清心香,皇上面色疲惫,显然在此之前为这件事动过肝火,但面对陆启的时候,他的脸色和煦如同春风,关切道:“明开,伤势好些了没有?”

陆启道:“多谢皇兄关怀,弟所受的都是皮肉之伤,虽然不轻,但慢慢养着,也能养好。那些乱党实在是穷凶极恶,嚣张之至。昨日危急之际,臣弟心中只想,幸亏您不在当场,现在有了此事警醒,宫中的防卫也该加强些。”

宣仪帝温和地说:“朕明白。你好好养伤,无须过多挂怀。只是这些乱党太过可恶,必须要彻查。白卿!”

白亦陵目不斜视,提衣下跪行礼:“臣白亦陵参见陛下。”

皇上摆了摆手让他和龚益都起来,说道:“梅园刺杀发生的时候白卿也在当场,具体的情况应当知道,便由你说给龚卿听听罢。”

白亦陵答一声“是”,转头向龚益简单叙述了当时的情况,听的老尚书一脸骇然,连连感叹惊险。

白亦陵说完之后,又向皇上请罪:“臣当时虽在现场,却没有及时阻止刺客行凶,以致酿成惨祸,实在惭愧不已,请陛下责罚。”

他虽然年轻,但办事能力十分出众,难得的是知情识趣,进退有度,因此皇上待白亦陵也一向和气几分,听到他主动请罪,脸上露出一点笑意。

他微抬了下手:“白爱卿不必如此,阿屿已经同朕说了当时情况,你一人之力,本来也阻挡不了什么,能在吾儿中箭之时救他离开,已经十分难得,非但无罪,这次的案子若是办好了,朕还会赏你。龚爱卿,你们也要一起协同,争取早日查明真相。”

没想到陆屿会这样去跟皇上说,白亦陵心中一怔,抬眼看他,发现陆屿也正瞧着自己,两人目光一撞,陆屿冲白亦陵眨了下眼睛。

他此时身在御前也毫不拘谨,而且刚才宣仪帝提起这个儿子的时候也是语气亲昵,果然如同传闻中一样极为宠爱他,大概救了陆屿对于皇上来说,实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劳。

在这种场合下,他也不好有什么别的反应,他身边的龚尚书已经在旁边颤巍巍地说着“一定不负陛下厚望,与白指挥使好生配合一类的场面话”,白亦陵也连忙跟着自谦几句,接了差事。

宣仪帝又道:“此事发生的诡异,不知是天灾还是人祸,就让韩国师从旁协助吧。白爱卿和龚爱卿若是遇到什么事,可与他商议。”

被他提到的三个人又一起答应了,韩先生冲着白亦陵和龚尚书拱了拱手,说道:“贫道在查案一事上欠缺经验,得请两位大人千万多指教多交流,否则只怕是要拖后腿。”

白亦陵还礼:“国师客气了。你的本事大家都很佩服,以后还要多多仰仗。”

两人一来一往地寒暄了两句,各自笑了笑,默契地没有再提起其他事情。

事情发生在梅园,原本陆启应该万分关注,但面前这一幕难得地没有引起他的注意——陆启的思绪还停留在方才宣仪帝所说的那几句话上。

白亦陵是什么时候又救了陆屿呢?按时间来看,这事应该发生在帮他引开刺客之后吧。

之前白亦陵脱险之后又折返回来救他这件事,陆启没有再对其他的人提起过。只因为现在形势复杂,他说出来之后只会增加别人的猜疑和堤防,对于他们谁都没有好处,所以当时的震撼与心动,陆启也只是珍而重之地藏在了心底。

醉又何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