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饭馆(363)

展鸰和席桐都不由得微微睁大了眼睛,看向彼此的眼中都有显而易见的震惊和诧异。

布包内装的是五粒大小不一的蓝色琉璃颗粒,大的约莫枣子大小,小的不过拇指肚一半大,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它们无一例外的清透无暇!宛如最深沉的蓝色海水,安静的躺在白色的布包里,大大方方的将阳光过滤成美丽的蓝色,洒落在四面墙上。

太美了!

别说穿越来这么久,哪怕就是现代社会,他们也很少能看见颜色这样浓郁,纯度这么高的玻璃!

这完全已经可以被叫做玻璃,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琉璃了。

其实如今琉璃的制作工艺已经渐趋稳定成熟,可渐渐的,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目前阶段的成品,总有些人觉得琉璃内部的气泡和略显浑浊下沉的颜色不够通透。

还有人痴心妄想:若是能将琉璃提纯为像天然水晶那样晶莹剔透的模样就好了!

无数人为了这个目标前赴后继,可纷纷死在沙滩上。但是现在,他们看见了玻璃颗粒!

虽然这些玻璃颗粒只是无意中被炼出来的,想要实现稳定生产,并且是大件生产的目标依旧十分遥远,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已经被打开!

回去的路上,展鸰和席桐的心情都出奇愉悦。

“张宋两位道长,还真是天生搞科研的料子。”展鸰笑着感慨道。

“是天赋,也有后天努力。”席桐对她的形容深以为然。

过去的几个时辰里,他们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然后两人既惊且喜的发现,张宋两位道长关于化学的知识、经验和感悟正以惊人的速度累积,俨然是大半个成熟的化学家了。

而他们两个所占据的,也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所带来的一点便利,偶尔漏出几句现代总结和规律,令两位道长豁然开朗。

若说之前展鸰和席桐面对张宋两位道长是绝对优势,那么现在,双方俨然已经逐渐开始呈现出并驾齐驱的架势。想必再要不了多久,或许那两位天生的化学家苗子就会迎头赶上,将他们伴随穿越所带来的一点优势秒杀。

这种认知非但没有让展鸰和席桐感到沮丧和惶恐,相反的,他们非常高兴,也非常敬佩。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沉下心来,心无旁骛做研究的。

他们两个虽然掌握了超出这个时代的部分知识,但实在不是潜心做研究的料,如今倒是不怕瞎了。

“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咱们就能看见真正意义上的透明玻璃出现啦!”展鸰想想就觉得挺美。

古代琉璃出现的很早,但跟现代社会普遍应用的无色透明玻璃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儿,而且这时候的琉璃烧制起来程序十分繁琐,造价也高,还只是人们心中的奢侈品。若当真能弄出透明玻璃,必将极大的改变这个社会。

“等有了玻璃,我就先把咱们那儿的窗子都换成玻璃窗!”展鸰野心勃勃的说。

如今大家都还是用窗户纸糊门窗,夏天倒罢了,换上粗孔纱倒也没什么,可其他季节就惨了。保温效果差,浪费柴火不说,关着还特别闷,又阴沉,额外还得浪费灯油。

若是有大玻璃窗就不一样了,亮亮堂堂的,隔着窗子看雨赏雪的,听着雨滴一点点敲打在玻璃上,那得多美啊!

相较她,席桐就显得冷静而理智多了,“怕也没那么容易。”

且不说从琉璃到真正意义上的玻璃之间横亘的巨大难关吧,想要烧制出稳定的大型器,更甚至说能用来做窗户玻璃的平整又薄脆而纤巧的平面玻璃,更是迄今为止史无前例的巨大考验……

不怕说句丧气的,说不定等他们闭眼都等不到!

展鸰显然也早有准备,并不灰心,只是笑:“没事儿,好歹有希望了,总有一天能成!”

陆游老先生还能家祭无忘告乃翁呢,大不了以后晚辈们跟他们讲呗!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关于琉璃和玻璃的问题,都别跟我犟哈,我可是曾经想从外语专业跨专业考北大考古专业研究生的人呐,【当然,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还被一个前辈坑了一把,顺便让我充分理解了什么叫做学历高未必人品好……反正最后差一点儿进面试,真是差一点儿,唏嘘……】对与它们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古代琉璃很早就有了,早了去了,而且真是先从国外传过来的。那时候的琉璃大都带颜色,普遍含有杂质,且昂贵!基本上都是装饰品和摆设之类的不实用的玩意儿,许多达官显贵陪葬品里就有琉璃珠,不过很多人直接叫玻璃珠,还有玻璃蝉啊玻璃蜻蜓什么的,花样不少。但这个玻璃跟现代社会的玻璃其实并不相同。真正意义上的现在社会普遍应用的这种透明玻璃,那是非常晚才出现的

少地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