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魔君掰弯了(106)

这事还真发生过。

当年有一大盗,专偷人传家的宝贝,偷了也就算了,临了还去人家家中待字闺中的小姐闺房去看一眼。要是觉得入了眼,还顺便坏人名节,还自诩自己风流倜傥。

在江湖上得了个风流书生的名号,因为轻功绝佳又擅长易容之术,就算朝廷下了通缉令,江湖也出了花红,却还是拿他没办法。让风流书生越发嚣张,甚至放出话来,要去江湖第一美人江小姐的闺房游上一游。

江家大为光火,并许诺谁要是将这风流书生抓到,江家将给此人一诺,只要是江家能力范围内,他日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应由,都可兑现。

一时之间,江湖青年才俊们,几乎是蜂拥而出。就为了找到这个风流书生。

毕竟江家这一诺,几乎是变相的在说以江笑婉相许了。

与此同时,江湖第一美人留书出走,上书不愿假他人之手,定将此人亲自斩杀。

柔,似水。

辣,如火。

江笑婉不愧是江湖第一美女,这份心性,和那些只会遇见这种事躲在父兄身后嘤嘤哭泣的柔弱小姐们全然不同。

而这一走,就遇见了难得好奇来凑热闹的殷一封。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有的时候,相濡以沫,真的不如相忘于江湖。

一年后,江笑婉在殷一封和宋易的帮助下,亲手将风流书生斩杀。

六月后,于云高风清,宋家堡特有的红色屋檐上落着犹如初雪般的柳絮时,江湖第一美人下嫁给江湖第一堡少堡主宋易。

十里红妆,不见伊人笑。

第75章 三

好在这武林大会也不是每年都召开,不然原本就对惯于喜欢以武犯禁的江湖人感到头痛的朝廷和官府,就又得侧目了。

当年在宋易千里营救先皇之前,每次的武林大会,朝廷都会拿出敌国来犯的架势,调取军队不说,还会让皇城禁军乔装打扮混进去,就为了刺探这群一言不合就非法聚会的古代.黑.帮,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并且非常头痛于他们评选出的少年新秀还有武功排名之类的,每次江湖新秀一出炉就连早不问世事在家斗鸟养鱼的老大人们,都能听上那一耳朵,茶铺里的说书先生把这些编成故事,听得众人热血沸腾不断叫好,甚至有些心性还未定的少年二郎们也整天嚷嚷着要行侠仗义,持剑江湖,自以为那是风光无限,绚丽多彩,实际上不过是风餐雨露罢了。

后来先皇驾崩幼帝继位,被封摄政王的千岁进王城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传唱那些江湖轶事,武林豪杰的话本全给收了起来,就连说书先生都抓了好几个。

虽有人说那是因为千岁不想让幼帝通过这些民间俗语,听见一些对千岁自己不利的言语,所以才借着这种方式,实则是为了堵住幼帝的耳目,这样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简直大逆不道!

然而又不是不允许说了,只是从此以后很少再在王城内听见这些让人听了,热血沸腾无比向往的英雄事迹,感到可惜罢了,不过好在为了营生,不能说江湖武林,还有鬼怪之事、闺阁小姐、辛辣秘史可以谈嘛……

总之既然是靠嘴吃饭,说书先生们总归是可以找到出路和办法的。

几年下来,虽然距离王城较远的地方还是有不少行侠仗义的事情,但只要不太过分,就算是衙役们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毕竟谁不喜欢这种苏爽故事呢?

为君掌权者,需要的就是平衡。

只要能够将这个多面多角的‘秤’给平衡了,那么一切都是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所以大周虽然依旧有着武林,和让朝廷重臣们每四年都会头痛一次的‘武林大会’,但至少已经不再像曾经那么频繁的把‘以武犯禁’当做每天必提的大事来说了。

谁也没想到九千岁当初的做法,起到了这样的成效。有些忠心皇室的小吏侍卫们,每每谈论起此事都会偷偷的嘲笑摄政王的偷鸡不成蚀把米,但也有不少国之栋梁,开始敛眼深思。

被众臣以为一定会反的摄政王,九千岁,这十年都过去了,眼看着幼帝逐渐长成,为何还没反?

当然朝堂上的事原本就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下一刻会是什么样子。对于百姓来说,只有衣穿,能吃饱,头上有片遮风挡雨的瓦,那无论是谁做皇帝,和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关系。

辟如现在异常热闹,生机勃勃的怀城的百姓们,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吧?

只要是能够保自己平安,没有*,那么对于他们来说是不会在意到底是朝廷做到的,还是因为在武林盟的庇护下得到的一样。

顾暂依靠在门边,看着不断来来往往的人群,有风尘仆仆似乎刚刚从大荒地到来的孤僻剑客,也有就算穿着衣服,也可以明显的看出隐藏在衣服下的矫健壮实的肌肉壮汉。还有明明秀美俏丽,却一副女侠打扮的姑娘,在满是百姓的的人流中穿行往来。

一碗叉烧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