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嫡女御夫记(54)

阿莲和阿蓉两个丫鬟跟在她的身后,小豆芽菜此时正被平妈妈带来的两个丫鬟携手跟在窦子涵身后。

崔国公府的门房这时看到客人到了,除了派一个小子进去禀告之外,其他人的都在窦子涵的三步之处站定,先行了礼道:“给表姑娘见礼了。”

话说到这里,需要提示一下,这东唐国南北东西各个地方的风俗还是有点差别的,有的地方称没出嫁的姑娘为姑娘,像在京城,多半采用这样的称呼,但在窦子涵家乡那一带,没出嫁的姑娘,多半称呼为小姐。倒是没有像宋明时,称呼小娘子什么之类的。

这点,平妈妈在快到京城时也提醒过窦子涵了。

“起吧!”下马车的时候,平妈妈已经给她戴上了帷帽,将她的头脸遮了起来,隔着薄纱,这些崔家下人的表情她还是看的很清楚。

这几个门房的人又对小豆芽菜道:“见过窦家表少爷。”

“不必多礼。”小豆芽菜在上京时,窦子涵已经让平妈妈和王管事帮他恶补了一番一些基本的礼节,她带着小豆芽菜上京,可不是给别人取笑的。

这时,国公府的正门已经打开了,窦子涵的身份毕竟是国公府正经的亲戚,走正门也是应当的。

门开之后,从里面抬出两架坐轿,所谓的坐轿就是一个大椅子用两根杠子抬着,随着坐轿出来的还有两个衣着华丽的妈妈涅的中年妇人。

“奴婢是老祖宗身边的任妈妈,见过表姑娘,窦家表少爷。”

“任妈妈不必多礼。”窦子涵虽然对这位任妈妈的身份不太清楚,但从这人打扮还有说话的口气来看,可能是在她那位便宜外祖母面前很有面子的管事妈妈,她自然没有拿大,只受了她半礼。

“奴婢是大夫人身边的岳妈妈,见过表姑娘,窦家表少爷。”任妈妈行礼之后,另外一位妈妈也上前见礼道。

窦子涵仍受了半礼。

“表姑娘,表少爷上轿吧,老祖宗还等着呢!”任妈妈道。

岳妈妈则吩咐几个随从涅的道:“将表姑娘,还有窦家表少爷的东西先整理妥当,放在‘清水阁’等见了老祖宗和大夫人在另作安排。”

“是。”几个下人开始搬动随行的行李。

平妈妈扶窦子涵上了其中一架。

小豆芽菜上了另一架,这些抬轿的人都是崔国公府壮实的婆子,因为小豆芽菜年纪也小,自然也不存在什么男女大防。

坐轿抬进了大门之后,正门马上就关闭了,迎面是一条青石砖铺成的大道,足足有两辆马车并行那么宽,大道两旁,种的都是四季赤的树木,郁郁葱葱的,隔绝了其他的视线,只能影影灼灼看到偶尔露出的一些房屋的飞檐。

这一行人一路走来,竟然凝神静气,没有一个人随意地出声,就连咳嗽一声都没有,气氛有些压抑。

在这种气氛下,窦子涵有一个微妙的感觉,总觉得崔家这个地方她不会住的太久,恐怕也很难把这里的人当做自己的亲人。

青石大道的尽头,是一面照壁,坐轿绕过那照壁,又向西侧里大概行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又穿过一条长廊,转个个弯,碰到的下人们越来越多了。

转了一个弯后,到了一处修建的看起来有些肃穆的院子门前。

早有人笑着道:“表姑娘到了,快去禀告老祖宗,表姑娘到了。”

接着,有更多的媳妇子,丫鬟,婆子们迎了上来。

这院子正是崔国公府老祖宗岳氏的居所。崔老祖宗的父亲曾是当朝的太子太傅,更是东唐数的着的大学士,要不然,一向注重世家互相联姻的七姓之家崔家怎么会迎娶岳氏,只是别看岳姓并非很尊贵的姓氏,但岳氏的祖父,外祖父都是江南很有名的儒商,因此,岳氏的嫁妆当年可是轰动京城的,恐怕皇室公主也比不过。

窦子涵下了抬轿,这次到没让平妈妈或者两个丫鬟扶着,而是等小豆芽菜下了轿子,携着他的手一起向正房门口走去。

还未走到门口,已经有三名服饰鲜艳,穿的花团锦簇的女子走了出来,为首的一位,看起来也不过四十来岁,额头比较宽,身体微胖,脸上带笑,从她的样子可以看出,大概就是崔大夫人了。

崔大夫人上前携着窦子涵的手,笑道:“好孩子,可到了,自从你兰池表哥寻到你的消息后,舅母和老祖宗可是日夜盼着你来呢!”

“大嫂,你可把弟妹我说的话先说了,我们快进屋吧!”崔二夫人接着道。

至于崔三夫人,倒是没有开口说什么。

进了暖阁,一位老太太,说是老太太,其实崔老祖宗的年龄并不大,古人成亲都比较早,崔老祖宗现在也才五十多岁罢了。

上一篇:调香 下一篇:寒门闺秀

陌上柳絮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