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闺秀(328)

于是,生活照常继续,只等着八月的到来。

五月初七,王锦文从太原回来,带回来的自然是好消息。安然作为三房嫡女,对外公布的消息是自幼身体弱,在一家道观中修养身体。只是两位老人家都希望安然能早点去太原。两位老人家都打心眼儿里喜欢她。

五月十二日,大隋之音第一期就将正式出版发行。

五月十一日早朝后,刚刚能下床走动的平王就坐着软轿进了宫。

杨昊也没让他大礼参拜,赶紧让华恩给他搬个椅子来。这是什么待遇?华恩暗叹,只怕也只有太后娘娘生前有这个待遇。

谢恩以后,杨彦便欣喜道:“父皇,我们的‘大隋之音’明天就要开始发行了,儿子今天带了两套来给您看看。”

华恩立即从小太监手中接过那个宽大的木匣子放到御案上,打开盖子,里面赫然放着两套“大隋之音”。其中上面一套的封面以金粉龙飞凤舞地写着“大隋之音”四个字,下面是红色的杨昊的私印。在页面右下方还有一排小字,写着“祈封二十年五月总第一期。”

杨昊很满意,轻轻翻开第一页,只见头版的刊头语简单叙述了创刊的经过,并表达了对伟大的高瞻远瞩的皇帝陛下的隆重感谢。下面整整齐齐地写着:“大隋之音”的总策划人——平王杨彦;编辑——平王府主簿宇文耀、元逸韬、赵安齐;排版美工——顾家三少;文字书写——中书舍人虞慕南学士、云梦真人。

看到别的人杨昊倒没怎么注意,但看到“云梦真人”四个字,杨昊不禁好奇地问道:“老三,这云梦真人也是你的人?不会是王家那小子吧?”

杨彦笑答:“想不到父皇也知道云梦真人。儿子也是回了京城才听泽远说的,能找到她,也实在很意外。不过,她虽然现在还不是儿臣的人,总有一天会成为儿臣的人,到时候儿臣就带她进宫来看您!”

杨昊看着儿子那自信的样子,欣慰地点点头:“那父皇就等着。”

而后,杨昊又接着往下看。

第一版,是朝廷最新的人事变动和朝廷新政策的讲解分析,详细说明了这些政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制定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对百姓有什么有利之处等等。

杨昊看完,暗自点头。这倒是个宣传国策,得到百姓支持的好办法。

第二版,就是杨彦的一首新诗《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下面,是采用问答的形势对杨彦的一个专访,由此向百姓们展现出边关戍边的艰苦生活,以及突厥的一些具体情况,侧面表现出平王为了守卫国门保护百姓不畏辛苦的高尚品格。而杨彦却又借此机会赞扬了那些在边关守卫牺牲的普通士兵们,大大地笼络了军心民心。

“彦儿又写了一首好诗,也不先给父皇看看。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我儿戍守雁门关十年,实在是辛苦了。”杨昊看完,不禁意味深长地看了杨彦一眼。

这诗已经极好,下面的问答更是绝妙,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他也心中有数。想着儿子如此高调的赢取民心,他这个当皇帝的自然有些不舒服。但他随即又想,老三这些手段也算是光明正大了,总比老大老二搞暗杀什么的强。再者说,这民心也是在皇家的。老大老二要是不服气,那也有话说。有这个本事,你也去边关戍守十年?你也写一首这样的好诗出来瞧瞧?

杨昊继续往下翻。下一页,是两副字,一幅是云梦真人用行楷写的:“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另一幅是虞慕南写的《诗经王风黍离》中的名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下面是云梦真人和虞慕南学士的简介。

“好字!好字!”虞慕南的字杨昊常见,倒是不怎么惊艳,但云梦真人的那一笔行楷却让杨昊眼前一亮,不禁大声赞道,“想不到云梦真人不但画画得好,这一笔字更是难得!还有这两句话的意境,也只有那样的世外高人才能说得出来!”

杨彦但笑不语,心里想着以后等自己真的将这位“世外高人”带到父皇面前来,他会有多么震惊。

第四版,是民间采风,截取了各地的新鲜事。比如哪里的官府破获一起陈年旧案;哪里有人见义勇为在街上拉住惊马于危急时救了多少无辜百姓;哪里出了个不孝顺的儿子儿媳苛待老人被里长训诫被邻居们唾弃;甚至还有哪儿的寺院里有棵铁树开了花引起百姓们围观,等等。

上一篇:法医嫡女御夫记 下一篇:特工弃妇

李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