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闺秀(575)

不行,得想个好法子摆脱那人才行!

这一夜,华恩总管没有睡好。

第二天早朝,难得康王安王两党都没有跳出来提立太子一事。他们都知道昨天平王惹怒了皇上,说明他们之前的计划有用,如此还是慢慢谋划吧!有时候反应太快了,皇上会怀疑他们在宫里安插了眼线。

却不料,就在满朝文武以为即将散朝的时候,皇帝竟然主动提出了立太子一事。

“前些时日,你们不是总是提要立太子么?怎么今天不说了?朕也觉得,是时候立太子了,免得朝中党派林立,相互攻讦,弄得朝堂乌烟瘴气。你们都是怎么想的,现在朕给你们机会畅所欲言。”

皇帝突然来这么一出,甚至跟杨彦都没有商量过,安王康王一党更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自然有些应变不足。

于是,平王一派的人抢先出列道:“臣以为,诸位皇子,无论文才武功、办事能力以及在朝里朝外的威望,无人能出平王其右,臣以为,只有平王殿下,堪当此重任!”

有人领头,立即就有出列附议。不止平王一党,连原本中立的势力也全都附议,认为太子非平王莫属。

如此一来,朝中就有一半的人支持平王了,实在让人意外。若换了个皇帝,说不得心里就不舒服了。这还没封太子呢,就拉拢了这么多的人心。但杨昊本身并不昏庸,他很清楚这个儿子的才干更胜过自己,并且也是有心立平王为太子的。因此,他不但没有因此猜忌平王,反而有些暗自欣喜。

“诸位爱卿都支持平王,说明平王甚得人心。朕也以为,平王……”

“皇上,臣有异议!”

不等皇帝把话说出口,户部尚书方大人就出列反对。

皇帝面色一寒,冷冷地看着他道:“方爱卿有何异议?”

方尚书头冒冷汗,但还是鼓起勇气大声道:“皇上,臣以为,平王有能力不假,臣也敬佩,但身为储君,最重要的是传承子嗣。平王至今无嗣,坊间又有传言,因此臣以为立平王为太子不妥。平王殿下就算不当太子,身为皇子,以后一样可以为朝廷尽忠嘛!难道平王殿下不当太子,就不肯为朝廷出力了?”

这话杨彦不好接,但他又不不得不接。

他略一思索,出列道:“本王身为皇子,为大隋鞠躬尽瘁自是应该的,只是皇子也不止本王一个,方大人的意思是不是说本王的大皇兄二皇兄也该去边关戍守几年?还有,本王想问问方大人,为何就如此笃定了本王不会有子嗣?”

方大人哪里敢承认自己提议让康王安王去边关?他一时想不到好说辞,只抓住一点不放道:“下官也是听了坊间传言。再说,王爷年近三十尚无子嗣,这也是事实。下官只是为了大隋的千秋万代着想,还请平王见谅。毕竟平王殿下您没有子嗣,以后这江山无以为继,岂不是误了大隋?”

杨彦挑眉一笑,步步紧逼道:“方大人口口声声只抓着子嗣这一条,难道只要有儿子,就能当太子么?方大人的意思,只要有子嗣,就可以不管不顾个人才德?”

“这,这个……”方尚书自然不能这么说。只要有儿子就能当太子,这怎么可能?

皇帝沉着脸道:“诸位爱卿以为,选立储君,才德和子嗣哪个更重要?”

下面平王的人立即道:“历来选立储君,自然是才德更重要。若才德不好,如何能固守江山?”

随即反对党又跳出来道:“没有子嗣,今后江山如何承继?”

“平王殿下刚刚大婚,不过是暂时没有子嗣,袁大人如何知道平王殿下以后都不会有子嗣?”

“这个,坊间传言……”

“坊间传言如何能信?”

皇帝听到这里,当即点头道:“章爱卿说得不错。选立储君,自然是以才德为重,朕这几位皇子,以平王才能最为出众,这是毋庸讳言的。你们反对平王,不过就是他还没有子嗣这一条,担心以后的江山承继。朕也认为,坊间传言不可信。平王身体健康,这是太医院几位御医都诊治过的。”

听到皇帝这么说,平王一系的人都不禁喜出望外,而康王安王一党则大受打击。为什么昨天皇上还跟平王生气,今天居然就连他没有子嗣都不管了?

这时,只听皇帝继续说道:

“朕也明白告诉你们,这太子之位,非平王莫属!朕只有将这大隋江山交给平王才放心。至于子嗣问题,朕也考虑过了。如果三年以后,平王妃都没有好消息,朕会给平王另纳侧妃。若平王三十五岁上都没有子嗣,朕会从皇孙中挑选一人过继给他。希望诸位爱卿以后能同心同德,辅助平王,共创大隋辉煌盛世!朕相信,平王不会让朕失望,不会让大隋的百姓们失望,亦不会让诸位爱卿失望的!”

上一篇:法医嫡女御夫记 下一篇:特工弃妇

李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