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121)

等到猪头煮透了,猪皮用筷子一插就破时,便捞出来放在堂屋点香上供,这就是主祭之物了。

而捞出猪头之后的油汤也有用,将萝卜和土豆切块放进去,小火煨熟,吸饱了油脂之后,味道比平常更好。沾上一点辣椒酱,十分爽口下饭。冬日天气冷,这一锅汤,便可吃到大年初三了。

周敏和安氏则在火炉边准备其他的菜。

花生米过油炸得金黄,撒上一点盐,用来待客劝酒最好。豆腐切成薄片下油锅,同样炸成金黄色,做菜的时候直接取几片切丝用来炒肉,最为合适。除此之外,用面粉打上几个鸡蛋调糊,下锅炸成鸡蛋大小一团的“福俑”,不管是直接吃还是汆汤都可。

此外周敏还炸了一些秋天时晒的土豆片,金黄酥脆,味道极好。

至于石头和侯小田,齐老三杀了一只鸡之后,便交给他们去料理,这会儿正在跟鸡毛做斗争呢!

应该是那天周敏说的话起了作用,反正人前石头和侯小田再没有起过龃龉,看上去相安无事。周敏虽然猜到多半是伪装出来的,但她既然决定要用侯小田试试石头,便没有多过问。

等到这林林总总的杂事都弄完,天色也就不早了,将鸡肉封进坛子里炖成老汤,将菜品端到堂屋里供过,点了香烛,便可以收回来开饭了。

一年到头,也只有这一晚的餐桌上最为丰盛。日子好过一些,不馋肉了,周敏就又找回了自己在现代时吃东西的矫情劲儿——肉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提味。

所以别人吃肉,她只吃菜。

炖得几乎成了白色的鸡汤十分入味,越冬的白菜将外头的老叶子撕掉,只剩下一点黄色的菜心,因为经霜打过,所以只要在鸡汤里稍稍一烫便可入口,脆甜之中带着几分鸡汤的香味,又全无油腻之感。

吃完米饭,再将一小把细白的粉丝滑入鸡汤之中,同样只需烫一会儿,便可以捞出来了。浇上辣油、盐和酱醋一拌,味道同样很好。最后再添上一小碗鸡汤下肚,一顿饭便算是十分满足了。

吃完饭,将碗筷等物收拾好,周敏便将炒好的花生和瓜子端了出来,一家人围炉夜话。

能说的话题不多,不知不觉就转到了侯小田身上。

一开始是侯小田说九洞村的故事,原来九洞村这个名字的来历,是村子后面的那座山,山有九口,通往山腹之中。而从九个入口进入,最后都会抵达同一个地方,自然造景之奇,有时候远胜人工。

当年九洞村的先祖就是发现了这个地方,觉得这是上天给予的某种指示,才在此定居,并将这座山命名为九洞山,山下的村子,自然也就是九洞村。

九洞村里的孩子们对九洞山都十分熟悉,侯小田在叔叔家住得不痛快,经常躲出门去,就是在九洞山里游荡,所以对这里更熟悉。这会儿解说起来自然十分细致。

根据侯小田的描述,周敏猜测这应该是个地下溶洞。即便如此,能自然形成九个入口,还是十分少见的。

听到他滔滔不绝,简直有些收不住的话头,石头便开口问,“小田哥,过完年,你是不是要回你们村子里去?”

侯小田带着几分兴奋的声音戛然而止。

他虽然想留在齐家,但也知道这种事自己开口没有用。何况他年纪也不小了,以什么理由留在旁人家里?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将主意打到周敏身上去。他对自己的家和姓都没什么归属感,对上门入赘也并不反感,至少齐家的日子比九洞村要好得多。

问题是齐家又不是只有一个孩子,人家有儿子,根本不需要女婿入赘。所以侯小田才想着从拉拢石头开始,慢慢透出这个意思来。只要石头能容他,长辈们也不反对,那事情就成了。

至于周敏,在侯小田的算计之中,考虑她的地方最少。

从侯小田到齐家来开始,周敏做主的时候还真不多。大部分事情都是齐老三和安氏在管,她每天不是在折腾吃的,就是坐在炉子前烤火。

所以侯小田虽然听过一点她的名声,却并不觉得周敏真的有多厉害,最多只觉得齐家更宠爱女儿一些,但这一点对他来说是有利的,宠爱女儿,自然舍不得嫁去别家,如此他留下来的机会更大。

至于周敏自己的想法,侯小田并不在意。就像他对周敏也说不上有多少感情一样,婚姻之事,父母之命,由不得她自己。

却没想到石头的反应根本就不在预料之中,居然直接翻了脸。现在更是年都还没过完,就迫不及待的把这个话题抬出来了。

侯小田不由看了一眼齐老三,见他面色平静,便又去看安氏,希望这位平日最喜欢自己的长辈能说一句话。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