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193)

齐老三笑着摇头,“敏敏你最近是不是都在琢磨这些,主意一个接着一个,咱们家的日子没那么难,这些慢慢来就是。”

“这已经是慢慢来了。”周敏道,“我的目标是将咱们这片齐家山打造成一个什么都有,物产丰富到能够自给自足的庄园。现在才只是刚刚起步呢!要添置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只能一样一样的来。”

她说完之后一转头,就见石头眼睛发亮的看着自己。周敏原以为他有什么话要说,但石头只是看了她一会儿,却没有开口说什么。

倒是齐老三道,“野心不小,不过一步步来,相信总有一天能做成你说的那样。”

“那当然。”周敏道,“等做成了这件事,我就可以彻底歇下来,万事不用操心了。”

“我看你是天生的操劳命,这件事做完还有下一件,总不会让自己闲下来。”安氏在一旁道。

周敏本来打算反驳,但仔细的想了想,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是这样,顿时蔫了。不过她还是振奋精神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现在且先顾着眼前。”

安氏欲言又止了片刻,最终还是低下头去,什么都没说。

依她说,周敏目前该着急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她的婚事!乡下的姑娘们成亲早,哪家姑娘十六岁了还连亲事都没定下?安氏好不容易被齐老三劝得回转了心思,将周敏当成女儿而不是媳妇来看,这件事就成了她最大的担忧。

偏偏齐老三浑不在意,说什么等十八岁再议亲不迟,反正敏敏这样的好姑娘只会人人求娶!也不想想,等她十八了,还能找到什么好人家?合适的早都已经娶亲了,剩下的不是年纪太小,就是续弦填房,哪里还会有好的剩下?

第55章 杨梅酒

“黄金米”的事, 周敏说到做到, 种子拉走银子入手之后,便几乎没怎么过问。

只有石头偶尔会跟她汇报一下进展——村里哪些人家已经被齐老费说动, 准备今年将山地都用来种玉米,顺便套种土豆;唐家楼一场玉米宴来了多少贵客捧场;城里徐县尊又是如何恩威并施, 将玉米种子尽数卖了出去。

整个四月,天上还是一滴雨水都没有。直到端午节才淅淅沥沥的下了半天小雨,但才堪堪将田打湿,就又停了。

没有水,水稻就种不下去。

每一种庄稼都有自己的时令和季节,错过了之后倒也不是说不能种,但能收多少就很难说了。

譬如水稻, 现在没有水,等到六月里梅雨季时再种也不是不行,但那时就太晚了。且不说种出来的稻子好不好,原本八月能收的谷子要留到九月, 说不定赶上秋汛, 一年辛苦就都泡了汤。

这个时候,那些种了玉米土豆的人都不由庆幸起来,玉米和土豆这两个月都只是在长叶子, 缺水可能会有一点影响, 但不及水稻那么大,这是旱地作物的优势。

为着这个,周敏再到村子里去, 路上主动跟她打招呼的人都更多了,脸上都带着和善的笑意。虽说种玉米和土豆是齐老费说动的,但种子却是齐家出,这大伙儿都知道,自然也承他们的情。

那寥寥几家没种的,这时候心情就复杂了。倒不是说他们种了别的没收成,地就在那里,好好侍弄总不会太差。但是那些东西都无法取代水稻成为主食,想要靠着这些东西撑到明年,显然是不可能的。

家里有点儿积蓄的还好,又不是没遇上过灾荒,熬过去了下回吸取教训也跟着种就是。那些本来就紧巴的人家,想到接下来的一年,嘴巴里都是苦味。

万山村里是如此,整个高顺县的大环境也差不多。这两年种了玉米和土豆的人都暗暗庆幸,没种的捶胸顿足。

好在又过了十几日,五月十五之后,终于下了几场雨,勉强能够将水田没过,趁着这个机会,众人连忙抓紧时间抢种,总算是在雨季之前将水稻种下去了。

但是这样一来,时间太短,这些秧苗还未来得及落地生根,雨季被水一冲,很多都会直接被冲走,同样会造成减产。不过相较于无法下种的情形来说,无疑是好得多了。

虽然天旱对推广玉米和土豆更有好处,但周敏也没有无端希望大家倒霉的想法,水稻能种下去,也跟着念了一声阿弥陀佛。钱是赚不完的,总体来说,周敏还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直这么延续下去。

不过她今年几乎没出过村子,这些事也只是道听途说。现下人微言轻,真正能做的也有限,与其忧国忧民,不如将自己的日子过好。所以周敏很快将注意力转到了自家那几株杨梅树上。

这是去年清理这片山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的,进入五月之后,树上的杨梅就已经开始露出了红色,只是尚未完全成熟。对于这种久违的味道,周敏可谓是十分想念,一天从树下经过几次,眼巴巴的看着,有红得透一些的,就摘下来先尝个鲜。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