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283)

安家人不喜欢周敏,那可影响不了她们。打过招呼之后,便手脚麻利的捞了满满一碗汤圆递给她,还再三叮嘱糖就搁在前面的桌上。

这份热情正好解决了周敏的选择困难症。她接了碗,巡视半晌才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吃。石头没跟她一起,留在那里等下面条。周敏的汤圆吃了一半,石头才端着碗过来,热腾腾的面条里面加了绿色的蔬菜,浇上一勺骨头汤,放了肉哨和油辣子,闻起来就很过瘾。

周敏眼巴巴的看着石头,汤圆都吃不香了。

石头举着筷子,三两下就将面条拌好,抬头见她这样,就笑着把碗推过来,“试试这个?”

“那你呢?”

“我再去要一碗就是。”石头道。

周敏便心安理得的将面碗接了过来,尝了一口。

事实证明,辣口的的确比甜口更适合她,一口面条下去,口腔里火辣辣的,但整个人却似乎都熨帖了不少。

等她埋头吃了几口面,抬起头才发现石头没有去要另一碗面条,倒是将她搁在一边的汤圆接了过去,正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

周敏不由有些赧然,她素来没有剩下东西的习惯,石头在她的教导下,也学会了这项优良传统。但吃自己剩下的,又是另一回事了。即便以两人关系之亲密,这也是头一遭。

大概是真的饿了,又或者不想让石头继续吃自己剩下的面条,周敏将一碗面都吃完了。不过等石头端着一盆面条过来,她才忽然意识到,刚才那一碗估计本来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因为根本不够石头吃。

吃饱喝足了,周敏才总算想起来询问事情的进展。

石头耸了耸肩,道,“说是先把田土分了,但一整天都在吵,各有各的道理,最后什么结果都没有。”

“田土有什么可吵的?均分就是了。”周敏道。

既然老人没有留下什么话,送终也是大家一起的,这些东西自然平分就是。

“就是均不了。”石头道,“水田和旱地肯定不能一样的分,而且他们家不是还有十几亩地挂在咱们家名下吗?这些地种的是黄金米,也不可能一样的分。再说,”他脸上露出一抹嘲意,“还有人觉得不该均分呢。”

这自然就是大舅娘了。她觉得自己进门早,下头两个弟弟的婚事都是自己操持的,自然功劳更大,再说大舅是长子,承祧宗嗣,也该占大头。

人心不足,不外如是。

周敏听石头说完,立刻做出了决定,“明日咱们就回家去。他们分不分家与咱们有什么相干,没道理还要一直把人留着吧?咱们已经出来大半个月了,家里一摊子事等着呢!”

“只怕没那么容易走。”石头道。

周敏“哼”了一声,“也没那么不容易。就说娘病了,咱们要送她去县城治病,他们还能拦着不成?”

“也是。娘的状况的确不怎么好,该早些回家休养才是。”石头道,“正好唐家的马车还在,一并就回去了,想必他们也没有理由留人。”

唐家的马车是外婆出殡的时候为了添面子借来的。后来外公紧跟着去世,唐家索性让车夫先回去,把马车留了下来。这会儿却是正好用上了,万一安家以“病人不能奔波可以留在这里休养”为由留人,他们也有话说。

既然做了决定,两人便去找齐老三和安氏商量此事。

却不料齐老三也跟他们是一样的想法,这会儿已经叫安氏装病,把人送回房间去了,预备明早起来就说病情加重,以此为由离开。

周敏放了心,便打发石头去休息。她自己是白天睡过了,这会儿正精神,索性就到外头去看热闹,顺便演一场戏。她把眼睛揉红了,面露悲戚的挤在人群中,若有人跟自己说话,便不着痕迹的透露出安氏生病的消息,为明日的离开做铺垫。

这段时间,安氏明显憔悴了很多,这是众人都看在眼里的,不过第二天一早,周敏还是去给她画了个妆,务求让她看起来更像生病的模样,而后才跟石头一起把人扶出来,去跟几位舅舅辞行。

她事先在手帕上涂了大蒜汁,一边说话一边抹眼泪,安家本来想留人,见状也不好开口了。

这一出门就是大半个月,回到家里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这里才是自己的地盘。

留守的人自然免不了要过来汇报一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毕竟东主一家都出门了,他们这些人虽然兢兢业业,但总觉得少了顶梁柱。

齐老三本来打算劝安氏去休息,但被周敏拦住了。这个时候,与其让她一个人待着胡思乱想,倒不如有点事情做,跟大家在一起,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暖,更容易缓过来。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