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你六十年(16)

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女人必定是对男二充满了深厚感情的,是个“为爱疯狂”的女人。

池迟自己却从“烟土商人女儿”的这个人物背景设置出发,对这个角色有了另一种解读:她对于男二的感情,与其说是“爱”,倒不如说是一种“痴”,这种痴恋因为她的出身和经历,显得浓烈和不讨喜。

可其实,她感情的深刻程度与喜欢一件衣服差不多。

只是因为偏偏这件衣服被人买走了,被一个出身不如她,长相不如她,学识不如她的女人买走了。

一次又一次的积累,才会有结局的“思之欲狂”。

当然,这些别人是不可能一时半刻里脑补出来的,他们只能感觉到,那个眼神根本不是在看一个爱人,而是在看一件昂贵的可以炫耀的装饰品,一个必须属于自己的奢侈品,观众们可能根本体会不到这种含义,但是这不耽误他们站在男二的角度去讨厌这个女人。

只可惜,在这个剧组里,有这种感觉的人,不超过三个。

第9章 醉酒

第一天,池迟只拍了这一场戏。

她要回去继续熟悉剧本,明天就有她把女主角逼到墙角威胁她离开男二的戏份了。

在她走之前,演员导演顺便跟她提了一句,这次池迟不仅终于和剧组签了合同,而且如果拍摄顺利,她这次可以拿到小两万。

回家的路上,池迟还在不停地重放刚刚的几次NG镜头,她自己的抬眼,她的手上的小细节,她看着男二号的眼神,还有男二号对于她最后一次情感表达的反馈。

一丝一毫都足以回味。

毕竟与以前那些人相比,这个男二号算是有演技的,给她的情感传达更加精确和自然。

池迟也是第一次尝试向别人传达非友善的情感信息,以期别人向自己传达负面的情绪,这次尝试算得上是成功的……吧。

很多年轻演员在演反派的时候,想的是让自己的角色显得不那么坏,最好能让现在年轻的网民们深度挖掘一下自己,开个脑洞写写同人,那离红也就不远了。至于剧本是什么,编剧是什么,角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能吃么?

骑着自行车回家的女孩儿并没有这么“丰富”的想法,她耿直地去把握这个女十一号性格中最恶劣的部分,甚至不惜扭曲掉这个角色最容易出彩的部分——她对男二号的感情。

餐馆里的一帮人在池迟回来的时候都涌了上来,听说她被选中拍戏还已经拍完了一场,每个人都很开心。

“小池以后红了可别忘了咱们啊!”

“这种有好几场戏的肯定赚钱也多,到时候小池得请我们吃板鸭。”

“去去去,吃什么板鸭,小池今天算是事业有突破,咱们得替她庆祝一下,厨房晚上加一盘回锅肉。”韩萍驱散了众人,拍板决定今天多一个肉菜。

一幕幕的具现化剧情从池迟的脑海里渐渐褪去,看着眼前这些人的脸,池迟想起了自己从书本上看来的话语:“……表演艺术是多方面的,但都必须具有外表上的真实,也可以是不折不扣的幻觉上的真实,不然既毫无价值,也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看着眼前的这些笑脸,池迟第一次感受到了“表演的价值”。

它能让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去收获着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财富。

是表演,而不是谎言,因为这些笑容也是她用一颗真心点滴换来的。

这种成就感,比出演一个烂片里的女十一号更能推动她往前走。

“一个家里做烟土买卖的千金小姐会如何看待一个穷大夫家的女儿?”

针对这个问题,池迟写了两个小时的笔记,根据有限的剧本内容,她从家庭背景、人生经历、甚至性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是的,性向。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她演的这个女孩儿要针对女主。

喜欢上一个男人不是应该热烈追求么?

为什么这个剧本里都是她去找女主,去找女主,去找女主啊?!

前几次还好说,最后结局的部分敌军攻城逃难的时候她看见男主和女主在一起,就要冲上去自己捅死女主,结果替女主挡了子弹,自己被爆头了。

那个时候男二已经放弃女主了,那个时候男二早就随军离开那个城市了,男二离开的时候这个女十一号根本没有什么表示,为什么看见女主离开的时候她反而激动了呢?

她喜欢的到底是女主还是男二号?

而且还总是一样的套路,把女主怼在墙角,把女主压在地上,把女主扔进池塘里。

这明明是韩童童那个年纪的小朋友才会玩的把戏啊——喜欢她就欺负她。

三水小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