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294)

童若瑶如释重负,点点头就急急忙忙去了。周氏目送女儿背影在帘子外小时,神色逐渐凝固,眸中盛满心疼。

陈妈妈宽慰道:“少奶奶和姑奶奶也是一片孝心,恐您担忧故而才瞒着您。”

“我心里何曾不明白,她们都是孝顺又体贴的孩子,可瑶儿跟着我这个做娘的就没过过好日子,如今才出嫁半年不到,也不知硕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她才会如此。她向来是个沉得住气的孩子。”

陈妈妈无言以对,微微垂着头。

窗格上映着婆娑树影,风吹得叶儿“哔哔”作响,屋里就显得更为寂静。

童若瑶捧着茶杯,盯着里面漂浮不定的茶叶,浅浅的橙色清澈如一泓清泉,茶杯底部细小的瑕疵看的一清二楚。即便是再好的东西,终究能找出瑕疵。就如同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亦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儿。

蒋荣华换了衣裳出来的时候,童若瑶还站在窗前发怔,风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卷起她身上宽大的碧色衣裳,使她看起来更为消瘦小巧,令人疼惜。

不觉吐口气,让惠儿和夏青去外面。童若瑶才发现蒋荣华已经换好衣裳,遂收起方才的心绪,突然间心平静的就如同茶杯里的茶水。

蒋荣华却无法平静,在周氏跟前不敢说,这会子见童若瑶眼波平静,是不知从何处开口。之前倒是听说硕家与国公府王家有来往,向来硕家为皇商,必然与朝廷命官有些往来,然而,此事。。。。。。

童若瑶见她面露脸色,几番欲言又止,反而先说道:“今儿下午打发小玉回去,官差老爷已经去了一趟家里,要查封上京几个铺子和库房。二叔,二老爷也已经被关押了。”

蒋荣华惊愕地惊呼一声,难怪四妹平静下来,却原来是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忙道:“即便如此,也未必就真的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听我父亲的意思,这事儿必然要彻查清楚,因为事关国公府王家!”

国公府王家曾在当今皇帝继承大统的事上立下汗马功劳,国公王大人更是圣上的老师,原要封侯,王大人恐功高盖主,圣上心生嫌忌而得不偿失,婉言谢绝,故而就只给了个虚名,御赐国公府府邸。其实,即便不要这个国公府的虚名,王家也令人不敢小觑。

王大人如今已经告老还乡,长子镇守边关,系三等手握兵权的大将军,三子从文,现年三十来岁,已是翰林院四品大员。幼子如今二十五六,更是声名显赫,因不爱读书,喜舞枪弄刀,十四岁便去了军营,二十岁在淮海立下大功,一击击破纵横海上十来年的猖獗海寇,从此声名大噪。成为继硕守国之后,大夏又一位令海寇及周边岛国闻风丧胆的人物。

自此,即便王大人不在朝中,王家三足鼎立,亦是风光无限。

可这事儿如何就牵扯到王家?“纵然是有些往来,也不至于。。。。。。”童若瑶似乎漏掉了什么,硕家原也是武将之家,自己离世的公公硕守国也曾驻守海防,为大夏海防立下汗马功劳,却不得善终,被罢了官籍不提,还搭上了无数条性命。

此事发生在先帝期间,硕守国因私通海寇获罪,锒铛入狱,适逢先太后娘娘八十大寿,先帝为表孝心而大赦天下,硕家老老少少才免于充为官奴,只没收家产。只是,这条圣旨下达时,硕守国已经身亡牢狱之中。

这些事儿童若瑶只略略听说一些,详细如何知道的并不多。蒋荣华也是才知道的,叹道:“。。。。。。沉冤得雪却是几年前当今圣上荣登宝典,偶然叫人细查此事,才查出硕将军遭人陷害,而先帝。。。。。。”

先帝早年政治清明,勤于政务,倒是国泰民安,后因立储一事使朝廷动荡,加上逐年衰老,又流连后宫,荒废政务。此大逆不道之语,蒋荣华自是不敢说出口。童若瑶却也明白,但一下子脑海里涌进这么多的事儿,只觉酸胀的厉害,找不着头绪。

倒是有一点儿十分清楚,倘或真牵扯王家,以王家的身份地位,这事儿必然得到重视,得到重视就不会不查的水落石出。由此可见,敢于王家抗衡的,也同样不容小觑,此间胜负如今实难预测。

心同样不能镇定如昔,童若瑶站起身,“谢谢嫂子,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瞧瞧。”

蒋荣华郑重其事地道:“父亲大人说过,他格外敬重硕将军为人,而硕家自强不息复而崛起,更不失硕氏一族风范,叫人敬畏。”

明明是答应会帮忙彻查此事,却说成敬畏,童若瑶心头一暖,再说感激地话明显已经多余,只望着蒋荣华绽开一个笑脸。蒋荣华亦是鼓舞朝童若瑶一笑,姑嫂两人携手从屋里出来。

如小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