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通房要逆袭(351)

话不是原话,但内里的意思大家都听得懂,群臣愕然,推想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经历,顿时觉得自己真是个傻子。

皇帝不急,大臣倒是急得跳脚了,怎么没想到先探探新皇的意思呢?

其实不是没探,只是景帝一直很沉得住气,什么端倪都没露出来。直到此时他开了龙口,大家才恍然大悟。

萧家势大,出了个前皇后,再来个皇太后,新皇的即将册封的皇后也是萧家的,估计任何一个皇帝都不愿自己后宫有两个位高权重的萧家女人吧。

其实不光皇帝不愿意,很多大臣也不愿意。

顿时,朝堂上一片安静。

不管是基于皇权的独断,还是出自于派系之争,稍微有点政治嗅觉的都不敢再干预此事。背后有萧家指使的大臣当然还想蹦跶,可看看目前这情势,都不敢再言。此时再要出声,定会有人上来扣居心叵测动摇社稷的大帽子,谁也担不起这个。

不得不说,景帝这手玩的很漂亮。

我是很有主见,但我先看着你们争,既然你们争执不下,就不要说我刚即位便专断独行了,更不要说我不讲孝道了,连你们都争论不下,作为事情的中心点,我的为难也是可想而知。

甚至有人猜测,当初那提出三纲五常的文官是不是新皇背后指使的?

总而言之,景帝高深莫测的脸很是给了些人压力,这事暂且就这么定了。

事情一定,便好办了。

册封前皇后的圣旨立马传下来。

萧皇后被封为太妃,因身份特殊特加了一个‘皇’字。可再怎么加,皇太妃与太妃又有何区别,区别就是皇太妃听着比太妃好听一些。

与圣母皇太后更是不能比了,皇太后是皇帝的母后,是需敬着的,是可以住慈宁宫享受整个后宫乃至皇帝皇后参拜的,是举凡国有大典,位置在皇帝其上的……

萧皇太妃的各种怨念自是不必提,那句‘你真狠’的话在心里说了无数遍。

前皇后册封诏书一下,之后便是陪孝纯帝而去的许贵妃之事了。

先皇的遗诏是贵妃追封为后,并以皇后的身份同葬。可自己却没有下这封后的遗诏,而是让新皇来做,也不知道是何意。

是不忍伤萧皇太妃的心吗?可看萧皇太妃如今这处境,也没觉得先帝仁慈到哪儿去,总而言之就是让人琢磨不透。

景帝也没多虑,追封先贵妃许氏为贤顺皇后,与先皇同葬帝陵。当然帝陵中还是有给萧皇太妃留一个位置的,只是本来的帝后同葬,变为了一帝两后同葬。

错了,是一帝三后,景帝当然没有忘记追封自己亲娘为母后皇太后,移陵入帝陵。

办完了先皇的事,接着便是自己的事了。

首先最紧要的一件事便是封后。

与之前景帝办萧皇太妃与贤顺皇后之事的利索相比,此次动作却显得有些拖拉。见景帝一直没动静,有人急了,便有大臣上奏此事,景帝也没说不办,只是说萧皇太妃的事拖了如此之久,他和他的家眷如今仍住在东宫呢。

话里的潜意识就是,朕这位天子因你们这群没用的相持不下,久久未挪宫。家还没搬呢,你急什么。

把那位老大臣臊了个满面通红。不明就里之人,自是没觉得有什么,一些个人精们就看出了端倪。

据说,这陛下有位娇宠的娘娘,诞下了大皇子并大公主,如今又身怀六甲。与之对比,萧娘娘嫁于陛下已有数十年,至今未有生育。

难不成,这是想换皇后的节奏?

想借着新君刷存在感的大臣自是群情激动,暗里各种准备,以备是时一定不能让陛下干出如此昏庸之举。

想看萧家笑话的,自是稳坐钓鱼台,你们这萧家本是想一宫两后,如今这老的被先帝坑了,可别年轻的这个再被新皇给坑了,才会笑掉京城人的大牙。

作者有话要说:ps:⊙﹏⊙汗,参考了不少资料,古人被三纲五常残害的不轻,感觉这都是当皇帝的阴谋,专门用来教化子民的。

觉得嘉靖非常牛啊,一个皇帝和一群大臣抗争居然赢了,无视你们撞死在劳资宫门上。就因为一个名,还是皇帝自己封爹,大臣居然不同意撞死了,艾玛,好奇葩的脑回路,⊙﹏⊙汗

☆、第148章

    不管朝堂上是怎么反应,迁宫一事不紧不慢的进行着。

先是先皇众嫔妃迁宫,挪至太妃们住的慈安宫,然后便是新娘娘们都挪至后宫。

萧氏被安排到了凤栖宫,此举让瞅着动静的人们都是心中一松,或是心生失望。凤栖宫是历代皇后所住的宫殿,住进这凤栖宫差不多这名已经定了,就看什么时候落实下来。

假面的盛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