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通房要逆袭(73)

是的,景王是活了两辈子的人。

上辈子的骆璟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他知道自己不健全,不能说话,宫中人人都瞧不起,平时自是低调非常小心处事。不争宠不生事,甚至怕父皇厌恶很少在人前露脸。

亲娘早亡,亲爹不待见,其间的辛苦艰难自是不必说。靠着哑巴五皇子的头衔,骆璟活到了成年,而不是像宫中有些皇子那样,莫名其妙就夭折了。

十八、大婚娶了萧氏为正妃,萧氏是当今皇后的同族庶出的侄女,骆璟知道这是皇后拿来防着自己这个哑巴的手段,也没有说其他,那个时候他也没有能力去反抗。

大婚之后,萧氏的各种不甘愿,骆璟也看在眼里。

要说心里不难受,肯定是不可能的。可是日子总是得过,更何况这种蔑视骆璟从小到大见多了,也知道该怎么应对,怎样调试好自己的心情。

大熙朝有分封制度,举凡皇子成年必须前往藩地就藩,只留太子一人在京中。这也是大熙朝太、祖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保证皇位传承,不让骆家后辈子嗣为了皇位自相残杀杜绝后患。

骆璟身为当今圣上的第五子,自是要遵循旧历。更何况他自来就不得熙帝的宠爱,二十刚行加冠之礼,就被下诏前往景州就藩了。

京中明眼的人都知道五皇子有多么的不受宠,骆璟自己心里也有数。身为龙子居然患有暗疾,也不能怪父皇会不待见他。

骆璟虽然哑,但是人不傻的。从小父皇就厌恶自己,能成年得到一个亲王的封号并有封地,算是极其难得的了。也知道自己不能跟其他兄弟比,心中连不满都不敢有,老老实实的前往贫瘠的封地就藩。

在大熙朝,亲王属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永不降等,并享有终身俸禄,且俸禄极为优厚。岁禄单是米一项,即有1万石。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宫人等杂役人员,并不时有赏赐下来。

并且藩王的封地属于封国,藩王可列爵治民,分藩锡土。

说白点就是封地属于藩王自己的地界,境内治下所交税银不是交给朝廷,而是上交给藩王。并有大司法、人事权,凌驾于一切府衙之上,其官属除长史、镇守指挥及护卫指挥使由朝廷指派以外,其余所有皆可由藩王自己任命。

对此,骆璟还是极其满意的。终归是自己的地界,生活肯定不会像在宫中时那般的拘谨与压抑。他所求不多,无外乎只是想求个清净安宁与世无争。

哪怕封地很是贫瘠,哪怕宗人府那边见父皇从来想不起他总是拖着他的俸禄不给发放,哪怕他封地的税收并不够封地的支出,他又做不了剥削治下老百姓的事,弄的自己极为窘迫,他也仍是忍着。

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资本也没有资格与其他兄弟争,他只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他凭什么去争呢?

他与世隔绝的活在离京城万里之遥的景州,对京中发生的一些事不闻不问……

即使后来同为兄弟的晋王在父皇死后反了即将成为皇帝的太子,登基为帝,他也仍然没有去关注。

因为他知道,像他这样一个什么也争不了的亲王是没有人会觉得碍眼的。

骆璟并不是一个傻子,他清楚藩王地位敏感,所以自从就藩以来就低调做人,对朝廷恭恭敬敬,对治下政务从来不放于心上,而是完全交给了处理政务的长史司,对兵权更是从来不敢加以干涉。

他不想惹人眼,他就想做个闲散的王,他不求什么,只求安宁。

他的估算也没错,只可惜他错估了一个从藩王起家当了帝王的心,也错估了晋王这人的小心眼。

晋王自己便是藩王造反起家的,虽然是造的是自己亲兄弟的反,但他不可能不清楚藩王对皇权潜在的威胁。

位置刚一坐稳,便开始收拾各路藩王,首当其冲就是与他同胞帮他起兵支持他当皇帝的齐王,更不用说一直不得先帝宠爱并且极为平庸低调的骆璟了。

不过晋王,哦,彼时已经是晋帝了,才刚刚即位,还是比较顾念自己形象的。知道自己收拾同胞兄弟的齐王手段太过难看,刚好剩下的两个藩王兄弟云王景王都是那种极为平庸愚蠢甚至还有残缺的人,便暂且放下了手里的屠刀,甚至还屡屡派下赏赐,以昭显自己的仁慈之心。

骆璟确实过了两年安身日子,可是他的心却是不安稳的。因为他此时已明白,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果不其然,等朝中局势平稳,晋帝就开始动作不断,找出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收了藩王手里的各项权利,只留下世袭铁帽子与每年的俸禄,甚至限制藩王只允许在自己王府中活动,哪里都不能去,形同囚禁。

假面的盛宴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