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种田(47)

在新闻系,更是出现了这样一幕。

拥有优先购买权的教授,不知道是不是知道玉米很紧俏,拿了一袋子一食堂出品的玉米来上课,宣布这次布置的作业,拿第一名的小组可以获得这袋玉米,反正他家人口简单吃不完。

C大学生们的朋友圈都要刷爆了。

“我去了,教授是会玩儿的,这回真的要拿出我的实力给他看看了!”

“我笑死哈哈哈哈哈哈还可以这样啊?”

“让你们排队打玉米,被教授知道了吧……”

“不是,我们教授的玉米呢,为什么还不拿出来奖励,西瓜没我的份,玉米也没我的份,我要哭了。”

·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来C大的新老学生基本都知道学校食堂那点事,但也有例外。

这个学期来C大报道的研究生中有一名叫汉斯的留学生,来自D国,汉斯在留学之前,就来华夏旅游过几次,印象非常好,尤其是华夏美食。

他迅速地融入了华夏大学生活中,热衷和自己的华夏室友一起去食堂抢玉米。

其实,第一次去食堂吃的时候,汉斯挺不以为意,甚至有点为难,因为食堂的人太多了,无论哪个食堂,饭点人总是满满的,他都想去外头吃了。

所幸室友阻止了汉斯,这才没有让他留下遗憾。

头一餐,汉斯在室友的带领下去窗口打饭,他在室友的建议下点了红烧狮子头、蒜香排骨和清炒空心菜,本来打算结束的汉斯看到了一样食物,指着道:“那个我旅游时吃到过,很好吃,就是那个。”

打菜阿姨看来看去,“哪个?”

汉斯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用中文怎么说,“那个,就是……那个粗糙的蛋。”

打菜阿姨一眼看到了,哦,虎皮蛋啊,好歹也是重点大学的打菜阿姨,她用带着南海口音的英文说:“这是虎皮蛋,就是泰格司更艾格。”

好悬汉斯的室友听懂了,汗,tiger skin egg啊。

“对的,虎皮蛋。”汉斯愣是只听懂了中文,“我要两个。”

阿姨给他捞了俩虎皮蛋。

这虎皮蛋上面剌了几道口子,被煎得金黄,外皮酥软,又沾了酱油呈现酱黄色,几点葱花飘在上头。

“这个蛋好大。”汉斯一口吃了几乎半只虎皮蛋,牙齿撕破酥皮,里头部分的蛋白软弹,蛋黄极其入味,层次分明,其实酱油并没有放很多,只是调色而已,倒是放了一点豉汁,可以吮出味来。

这个虎皮蛋比汉斯之前吃到过的,还要美味至少十倍,蛋香味和豉汁味融合,还有爆香的葱花,无论是酥酥的皮还是软弹的内部,都让他回味无穷,后悔刚才一口吃了半个,这样就只剩下一个半了。

这时汉斯的室友也看着不对劲,回头问了一下,“靠,这虎皮蛋个头有点大,不会是鸭蛋做的吧?”

他同学点了点头,“就是你想的那个鸭蛋。”

“老汉,分我一个虎皮蛋!”室友边说就边伸筷子了,靠,原来是一食堂的鸭鸭们下的蛋啊,没想到不知不觉中它们都到了出蛋的年纪!

“不要啊!”汉斯刚刚还在惋惜,怎么可能答应,“不行,只能给你半个!”

“……半个就半个吧。”室友垂涎欲滴地分走了半个虎皮鸭蛋。只能说,不愧是小白每天牧来牧去的鸭鸭们下的蛋,做成的虎皮蛋滋味都那么好。

他们现在去已经晚了,鸭鸭下的蛋就那么多,一半做成了虎皮蛋,另一半做成了咸鸭蛋。

室友看到有人打到了咸鸭蛋,那一掰开,里头的蛋黄也是红亮流油,浓香四溢啊,搞得他口水直流,深深后悔自己消息不灵通,早知道刚才打一个虎皮蛋再打一个咸鸭蛋了。

好在鸭鸭们还能常下蛋,比限时供应的玉米稍微好点儿。

汉斯这时已经搞定了剩下的一只虎皮蛋,继续品尝起其他菜,一道清炒空心菜又把他给惊着了,毫不油腻——或者说每道菜其实都不油腻。

纵然喜欢华夏美食,汉斯也得说,华夏菜和他们的烹饪习惯不一样,炒菜居多,很多外国人会觉得太油,但是这些炒菜清爽极了,油量恰到好处,分寸掌握得极好,让汉斯觉得这才是华夏炒菜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哥们,我去过好几个城市,吃过粤菜、川菜、浙菜……”汉斯吃得肚儿圆后,忍不住问室友,“但是,我们今天吃的都是什么菜系?”

虎皮蛋他可以辨认出来,其他的菜他拿不准。

室友听了,想了想说:“嘿嘿,这个是食堂菜。”

“食堂菜?我怎么没有听过?八大菜系里有这个吗?还是哪个菜系的别称?”汉斯觉得是不是自己华夏文学得还不够深,他知道华夏语言中,一个东西可能有很多种表述方式,还不包括方言。

拉棉花糖的兔子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