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妃她母仪天下了(重生)+番外(251)

封元道:“臣还查到,此次被陈皇派去吴国的使臣是陈国一名修书的文官,据说是办事不利惹得陈皇不喜,才被派去出使吴国将功赎罪的。”如此看来,陛下的猜测倒是对上了。

齐国这边都能猜到,被扣上藐视陈国的罪名、又被陈国大军压境的吴国自然也能。

此时吴国宫廷中,吴皇正烦躁地在大殿之上来回走动。一名老臣道:“陛下,陈国显然早有谋算,咱们是中了他们的计啊!”

吴皇再昏庸,经过臣子们的提醒,如今也已明悟了过来。他焦躁道:“现今再说这些,又有何用?刺客都没抓到,如何证明使臣遇刺是陈国的毒计?”他看着下头群臣道:“你们倒是给朕想个法子,如何才能叫陈国退兵?”吴皇身形肥硕,多年来又沉迷酒色,即便是站着,也总一副眼神浑浊、神态萎靡的样子。

群臣面面相觑,正在这时,信使来报,说陈国已连下两城,看行军方向,正是朝着吴国国都而来的。

吴皇被吓得跌坐在地,群臣也被这消息吓了一跳,再没人顾得上吴皇现在是什么样子,纷纷开始低声议论接下来该怎么办。

半晌后,一名朝臣出列,提议道:“陛下,陈皇既然借使臣遇刺一事攻打我吴国,说明陈皇还是顾忌这天下悠悠众口的,依臣看,不如割地赔款,一来表示使臣遇害乃是贼匪所为,与我吴国无关,二来有城池作为赔礼,足以显示我国诚意,想来陈皇也不好再追究。”

似是被这番话点醒,吴皇连忙道:“不错不错,割地赔款!快快,快派人去议和!”

******

在陈国与吴国jiāo战之时,齐国正在热火朝天地筑墙铺路种地,就连灾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平州安邬县

平州这边连日来yīn雨缠绵,恼人得很,但是那些行走在村庄与县城中、帮着百姓修建家园的官差却不敢像平日那样懈怠与抱怨,只因新任的李县令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地在外面奔走,每次一瞧见县令那沾满泥土的下摆,他们就感到一阵羞愧,哪里还敢有半点抱怨。

一名推着单轮板车的老人在上坡时被绊了一下,眼见板车要滑到,那上面用来砌墙的砖石就要摔出去,老人吓得瞪大了眼睛。

但下一刻,一名身着县令官服的年轻人用力扶住了板车,帮着他将车子推了上去。

老人手里推着车,没法跪下来,只能不住道谢:“谢谢县令大人,您真是青天大老爷……”

这老人兴许是从戏词里学来的这话,李数摇摇头示意不用谢,他不顾老人的推拒,帮着他将板车往前面推去,说道:“老人家,怎么就你一个人?你的子女呢?”

老人闻言,叹了口气,说道:“前两年大旱,我那才二十岁的儿子为了讨口饭吃,带着儿媳出去闯dàng,说是去经商,谁知半路上被劫匪杀害,只剩下我和一个三岁的孙子。”

李数闻言,默默叹息一声。

他成婚后,就被外放到这平州,成为安邬县的县令,因为人手紧缺,他跟着刺史参与筑堤工事,起先还有些人不理解,觉得平州和玉州都gān旱两年了,贯穿平玉二州的那条大河都要枯了,怎么可能会决堤?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gān旱了两年的平州和玉州会连续十日降下倾盆大雨,好在提前筑了堤坝,因此平州和相邻的玉州仅有少数几个村镇的农田和屋舍被冲毁。

好在提前将人都移到了安全的高地,没人有死亡,只是受损些财物而已。

大雨过后,他带着人经过多日的测量与计算,终于选定了一处合适的地方,让那些房屋被洪水冲毁的百姓迁移过去安家。

雨还在下,细细密密,虽耽误不了工事,但脚下泥泞难行,也确实恼人。

周围都是百姓在重建家园,到处都缺人手,因此也没有人顾忌到此刻正帮着老人推板车的县令。

李数帮着老人将一板车的砖石推到分给他的那块地上,就见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童奔过来,叫了声“爷爷”,一双稚嫩的手就凑过来要帮忙搬砖块。

老人连忙道:“快拜见县令大人!”

小童抬头一看穿着官服的李数,吓得脸色一白,接着便往爷爷身后躲去。

老人有些尴尬,抬手轻轻拍了拍孙儿的脑袋,说道:“县令大人,您别跟小童计较,他年纪小不懂事。”

李数看着那小童苍白颤抖的模样,和老人局促的样子,不在意地摇了摇头,笑道:“我不会放在心上。”他蹲下身看着那小童,语气放得十分温和,“别怕,我不是那种贪官污吏,不会害你们。”

说罢,他不管小童瑟缩的样子,轻柔地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就起身离开了。他还有很多事务要去处理。

上一篇:世子不容易 下一篇:花锦良缘

厉九歌小说推荐: